简介
首页

孙膑兵法注释

擒龐涓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本篇記述孫臏在“圍魏救趙”之戰中,用避實擊虛、“攻其必救”等辦法,在桂陵大破魏軍,俘獲龐涓。這是孫臏運用他的軍事思想取得勝利的一個著名戰例。

—— 銀雀山漢墓竹簡整理小組

擒龐涓(1)

昔者,梁君將攻邯鄲(2),使將軍龐涓、帶甲(3)八萬至於茬丘(4)。齊君(5)聞之,使將軍忌子(6)、帶甲八萬至……競。龐子攻衛(7)□□□,將軍忌[子]……衛□□,救與……曰:“若不救衛,將何為?”孫子曰:“請南攻平陵(8)。平陵,其城小而縣大,人眾甲兵盛,東陽戰邑(9),難攻也。吾將示之疑。吾攻平陵,南有宋(10),北有衛,當途有市丘(11),是吾糧途絕也。吾將示之不知事。”於是徒舍而走平陵(12)。……陵,忌子召孫子而問曰:“事將何為?”孫子曰:“都大夫孰為不識事(13)?”曰:“齊城、高唐(14)。”孫子曰:“請取所……二大夫□以□□□減□□都橫卷四達環塗(15)□橫卷所□陣也。環塗{車皮}甲(16)之所處也。吾未甲勁,本甲不斷(17)。環塗擊柀(18)其後,二大夫可殺也(19)。”於是段齊城、高唐為兩(20),直將蟻附(21)平陵。挾{艸世}(22)環塗夾擊其後,齊城、高唐當術而大敗(23)。將軍忌子召孫子問曰:“吾攻乎陵不得而亡齊城、高唐,當術而厥(24)。事將何為?”孫子曰:“請遣輕車西馳梁郊(25),以怒其氣。分卒而從之,示之寡(26)。”於是為之。龐子果棄其輜重(27),兼趣舍(28)而至。孫子弗息而擊之桂陵(29),而擒龐涓(30)。故曰,孫子之所以為者盡矣(31)。

四百六(32)

* * *

……子曰:“吾……

……孫子曰:“毋待三日……”

(1) 此是篇題,寫在本篇第一簡簡背。龐涓,戰國時人,早年曾與孫臏同學兵法,後被魏惠王任為將軍。簡文中龐涓又稱龐子。

(2) 梁君,指魏國國君惠王 (西元前三六九-前三一九年在位)。魏國在惠王時遷都大樑(今河南開封),故魏又稱梁。邯鄲,趙國國都,今河北邯鄲。

(3) 帶甲,穿有鎧甲的士卒,此處泛指軍隊。

(4) 茬丘,地名,其地末詳。

(5) 齊君,指齊威王(西元前三五六-前三二○年在位)。

(6) 忌子,即田忌,齊國的將軍,曾薦孫臏于齊威王。

(7) 衛,國名,原建都朝歌(今河南淇縣),春秋時遷都帝丘(今河南濮陽)。

(8) 平陵,地名。據下文“吾攻平陵,南有宋,北有衛”,則此平陵應在宋、衛之間。

(9) 東陽,地區名。戰邑,指平陵。意謂平陵是東陽地區軍事上的重要城邑。

(10) 宋,國名,原建都商丘(今河南商丘),戰國初期遷都彭城(今江蘇徐州)。

(11) 市丘,地名,在魏國。

(12) 徙舍,拔營。走,急趨。

(13) 都,齊國稱大城邑為都。都大夫,治理“都”的長官。這裏似指那些率領自己都邑軍隊跟從田忌參加戰爭的都大夫。孰,誰。

(14) 齊城、高唐,齊國的兩個都邑。齊城,疑即齊都臨淄,在今山東臨淄。高唐,在今山東高唐、禹城之間。

(15) 環塗,下文屢見,疑是魏軍駐地或將領之名。一說“環塗”即“環途”,迂回的意思。

(16) {車皮},疑借為彼此之彼。

(17) 末甲,前鋒部隊。本甲,後續部隊。

(18) 柀,疑借為破。

(19) 孫臏的意思似是要犧牲“不識事”的二大夫,使魏軍產生齊軍軟弱無能的錯覺。

(20) 段,借為斷。意謂把齊城、高唐二大夫帶領的軍隊分成兩部。

(21) 蟻附,指攻城,形容軍士攻城時攀登城牆,如螞蟻附壁而上。

(22) 挾{艸世},疑是魏軍駐地或將領之名。一說借為浹渫,形容軍隊相連不斷。

(23) 術,道路。意謂齊城和高唐二大夫的軍隊在行軍的道路上大敗。

(24) 厥,借為蹶(jue絕),摔倒,敗。

(25) 請派遣輕快的戰車向西直趨魏國國都大樑城郊。

(26) 以上兩句意謂把隊伍分散,讓敵人覺得我方兵力單薄。

(27) 輜(zi資)重,軍用物資器材。

(28) 趣,行進。舍,止息。趣舍,指行軍。“兼趣舍”就是急行軍,晝夜不停。

(29) 弗息,不停息。桂陵,地名,在今山東菏澤東北。

(30) 《史記·魏世家》記魏惠王十八年(據《竹書紀年》當為十七年,西元前三五三年)齊、魏桂陵之戰,沒有提到龐涓;記後十三年(據《竹書紀中》當為後十二年)的馬陵之戰時,說龐涓被殺,太子申被虜(《史記·孫子吳起列傳》所記略同,但謂龐涓自殺)。簡文記龐涓于桂陵之役被擒,與《史記》所記不同。

(31) 盡,終極。意思是稱讚孫臏的作為盡善盡美。

(32) 此數字為本篇字數總計。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