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太平天国史

卷七十一 传第三十 牌尾传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太平天国制度,凡男子十六岁至五十岁,叫做牌面,(又叫做牌正),十六岁以下和五十岁以上的叫做牌尾〔一〕。牌面是青年壮年,牌尾是儿童和老年。太平天国法令:「凡军中兄弟五十岁以下至十五岁以上,一闻圣角响〔二〕,俱要装身赴各本管衙,听令杀妖」〔三〕。据此知牌面、牌尾的划分,是为着规定参加战门的法定年龄而起的。

但是,太平天国的儿童,他们虽然没有达到法定的参战年龄,却抢先走上战场,去担当打先锋,掩护撤退、死守缺口等艰巨战门任务。他们不得胜利不止,以负伤战死为光荣。他们的英雄史迹,在太平天国战史中应有专编记载。在本传中,介绍的是亲手斩杀反革命巨魁僧格林沁的儿童张皮绠的故事。

老人们在太平天国革命战争中,也作出他们的贡献。从极为残缺的记载中,我们还可以考见天京的老人们担任后勤(如守馆)、生产(如种菜、收割油菜子)、卫生(如扫街道)等工作。在兵员缺乏时,他们还每夜上城打更巡夜,担负起保卫天京的任务〔一〕。在本传中,介绍两个尤为突出的对国家大事热切关心,积极建议,向领导设谋定策的老人蒋老水手和陕北老翁。

张皮绠

张皮绠是安徽亳州雉河集张大庄的一个儿童〔二〕。太平天国癸开十三年冬天,大刽子手清朝科尔沁博多勒噶台亲王僧格林沁把蒙城、亳州一带捻党根据地杀光、抢光、烧光、人烟断绝,市厘为墟〔三〕。张皮绠逃出魔爪,投到梁王张宗禹军中。

张皮绠年纪小,志气大,他抱着为蒙城、亳州人民报分雪恨的志愿,在军中勤操苦炼,学得一身杀敌的本领,每战争先,立了许多功劳。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就是两年了。这年是太平天国乙好十五年,在前一年十二月里,遵王赖文光就开始进行歼灭僧格林沁全军的战门。他先把敌人从河南拖到湖北,又把它拖回来打圈子,三月下旬,拖到山东,这时候,敌人已经被拖得疲累极了,就集中兵力,在曹州府城西高庄(即高楼集)布置下天罗地网。太平军人人拔剑挺矛等候杀敌。张皮绠更是说不尽的欢喜,他眼巴巴盼望的日子到来了。

四月初四日(夏历四月二十四日)那天,僧格林沁带着疲兵陷入网罗。一声号炮,太平军伏兵四起,张皮绠当先冲杀,从白天激战到深夜,第二天还没有黎明,就把敌人全部歼灭了。

太平军没有活捉到僧格林沁,到天明,搜索战场,又没有发现他的尸首。遵王赖文光下令一定要搜出僧格林沁才收兵。太平军取得了歼灭敌人全军的伟大战果,却偏偏漏网了僧格林沁,这可把张皮绠急坏了。

战士们四处去搜索。张皮绠拿着短刀,他望见眼前一片茫茫无尽的麦田,心里想:「昨天遵王撒下了天罗地网,僧妖那能逃脱。要不,就是逃到麦稞里躲起来了」。他就直向麦田里钻去。麦田又密,又阔,又深,他搜不到僧格林沁誓不干休,一双锐利的小眼睛,在麦田中遍地去仔细搜寻。忽地「呀」!他喊了一声,原来僧格林沁果然是躲在麦田深处。他一阵风似地冲到僧格林沁面前,大声喝道:「僧妖!你果有今天」!手起刀落,把僧格林沁杀了〔一〕。他给蒙城、亳州人民,也给太平天国的英雄林凤祥、李开芳、张洛行和他们领导的军队以及直隶、山东等地被这恶魔杀害的人民报了血海深仇。至今还传有一首歌颂张皮绠的民歌,道:

张皮绠,

真正强,

麦稞地里杀僧王〔二〕。

蒋老水手

蒋老水手,名字失传,湖南道州人,从小就做水手。他一生走遍长江、黄河、淮河这几条大河道,熟悉各处山川形势。太平天国壬子二年冬天,在湖南岳州参加革命。这时候,他年纪已经老大了,丝丝白发,标志着他饱经风霜,具有丰富的河道经验。因此,就特地选任他来管驾东王杨秀清的座船〔一〕。

癸好三年正月,大军下江南,二月攻克南京。当时天王和杨秀清都在船上,没有进城,正在计议分军镇守江南,前往河南,取开封做京都。蒋老水手听到这个消息,心里十分着急,立刻走来见杨秀清,大声说:「不要去河南,河南河水小,又缺粮,敌困不能解救。你今得江南,有长江的险固,又有舟支万千,为什么还要去河南?南京是帝王的家,城高池深,民物丰富,还不立都,却要到河南去,你究竟怎样打算啊」!他心里急,一口气说出来,声音大,还有点激动。他觉得对杨秀清失礼了,停了一下,极力控制着感情,放低声音,把话改说得婉转些,才接着又说道:「河南虽是中州的地方,足备稳固,其实不及江南,请东王再三细想」!

杨秀清听了蒋老水手的话,和颜悦色地说:「老人家不要着急,你走遍江湖,是富有经历的,我一定细想你的话」。后来杨秀清认为蒋老水手的话是正确的,采纳了他的建议,在南京建都,称为天京〔一〕。

杨秀清采纳蒋老水手在南京建都的建议,是关系到后来革命失败的大事。蒋老水手根据他亲身的阅历,提出开封水小无粮,敌困不能解救,反对在开封建都。开封是北宋的首都,当时汴河北通黄河,南达淮河,沟通了黄河与淮河的水上交通,东南漕米,由此而进,所以宋朝人说汴河为建国之本〔二〕。自朝南迁,与金以淮河为界,江、淮物资不再由汴河运输到北方,于是汴河日就湮塞。明太祖曾经要在开封建都,终因开封没有水道不能实现〔三〕。蒋老水手这一点意见是正确的。但是,他具有丰富的阅历,却不知道历史教训。他从南京城高池深,民物丰富,有长江的险阻,又有舟支万千看问题,认为南京是帝王的家,太平天国应该在这里建都。他却不知道历史上在南京建都的都是一些偏安的或者是割据的王朝,结果没有不遭覆亡的。他的建议是大错的。而杨秀清竟采纳他的建议,这正反映出当时太平天国在攻克南京后内部滋生的安乐思想战胜了刻苦思想,保守思想代替了进取思想。

蒋老水手的建议之所以错误,是由于缺乏历史智识。而他这一行动,却说明了他对太平天国的热烈爱护,对革命的忠心悃悃。从这一事件,也可以清楚地看见当时革命群众对国家大事的热切关心,看出他们与革命政权血肉相连的关系。

陕北老翁

陕北老翁,佚其姓名,博览书史,对历代战史,山川关??,尤为熟悉。他愤恨清朝暴虐无道,隐居乡里。

太平天国丁荣十七年秋天,梁王张宗禹率领西路军到达陕北。老翁闻讯大喜,他这时候已经八十多岁了,须眉皓然,骑一头牛来见张宗禹。张宗禹很尊敬他,待以上宾的礼。

这年十月,张宗禹在绥德州得遵王赖文光告急蜡书,将出潼关去救东路军。老翁说:「不可。敌军聚山东,直禁必虚,我军出怀庆、彰德,越大名,直取北京,敌必回军返救,则东围不战自解了」。

陕北老翁一句话提醒了张宗禹,他连声说:「好计!好计!这就是围魏救赵的妙策」。于是改用老翁计,从宜川龙王辿过黄河,取道山西,乘虚直捣北京〔一〕。由于关山远阻,敌人到处封锁,告急蜡书到得迟,张宗禹虽以闪电般急行军,而遵王赖文光东路军先已覆败,赶救不及了。可是,陕北老翁这一战略,仍大大地震动了清朝,叫它手忙脚乱,徵调全国精兵猛将来抗抿,最后还要乞求到大水的助力,事具张宗禹传。假使赖文光东路军还未败,那么,当敌人慌乱的时候,两路军协同作战,前后夹击,战事的结局,必定大大不同,那是可以肯定的。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