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春秋大事表 四库本

卷六中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大事表卷六中

国子监司业顾栋髙撰

直

顺天府

今大兴县为古蓟 燕所都史记曰武王封帝尧之后于蓟张守节正义曰召公始封葢在北平无终县以燕山为名后渐强盛乃并蓟徙居之至王喜二十九年秦攻拔我蓟燕始亡

永平府

今玉田县治西有古无终城为春秋时无终子国卢龙县有旧肥如县城应劭曰肥子奔燕燕封之于此

保定府

今唐县北八里有唐山为燕唐邑亦曰阳昭十二年齐髙偃帅师纳北燕伯于阳左传作唐一地二名

又唐县东北十三里有中人城为鲜虞中人邑昭十二年晋荀吴帅师侵鲜虞及中人即此

完县东南三十里为晋逆畤邑哀四年齐国夏伐晋取逆畤郦道元以为即曲逆也张晏曰濡水于城北曲而西流故名汉封陈平为曲逆侯即此

易州

今易州为燕之下都记曰易者燕桓侯之别都又曰燕文公迁易二君皆在春秋时是燕之有易犹夫晋之曲沃齐之髙唐以先君所常居而谓之下都

又燕昭王筑黄金台在易水东南十八里子丹踵其迹荆轲歌风萧萧兮易水寒是其地也

又寰宇记燕召公始封即今涞水县后徙于蓟

河间府

任邱县为燕濡上地昭七年齐侯次于虢燕人行成盟于濡上杜注濡水出髙阳县东北至河间鄚县入易水鄚县在今任邱县境则濡上当在今安州任邱间

皇舆表以景州为晋条邑左传晋穆侯以条之役生太子案穆侯时晋地不应到此疑未敢信

天津府

今沧州境有燕虢地昭七年齐侯次于虢杜注虢燕境即此

庆云县为春秋时齐之无棣案杜氏通典盐山春秋时之无棣邑也元分其地置两无棣县一属河间路之沧州一属济南路之棣州明改河间之无棣为庆云改济南之无棣为海丰葢二县皆与盐山接壤也今庆云属天津府海丰属山东武定府

真定府

今府治西北四十里有鲜虞亭为春秋时鲜虞国左传亦曰中山

晋州治为鼓国又州东南为春秋时昔阳昭二十二年晋荀吴略东阳使师伪籴者负甲以息于昔阳之门外遂袭鼓灭之昔阳即鼓子都

藳城县西南七里为肥国昭十二年晋灭肥即此栾城县为晋栾邑栾武子所封哀四年齐国夏伐晋取栾即此

平山县为晋蒲邑在真定府西九十里

赵州

今州城中有蒲社为晋蒲地哀元年师及齐师卫孔圉鲜虞人伐晋取蒲即此

柏乡县北十二里有古鄗城为晋鄗邑哀四年齐国夏伐晋取鄗读若郭光武即位于鄗南更名曰髙邑北齐天保六年移治于房子县东北去旧城三十里即今髙邑县

临城县治东有古临城为晋之临邑哀四年赵鞅围邯郸邯郸降荀寅奔鲜虞赵稷奔临即此

冀州

今州治为晋之东阳地荀吴略东阳以灭鼓即此

顺徳府

今邢台县西南为邢国后入晋为邢邑晋以申公巫臣为邢大夫哀四年齐国夏伐晋取邢即此

任县东南为晋任邑襄三十年郑羽颉奔晋为任大夫哀四年齐国夏伐晋取任即此

唐山县西十二里有柏人故城为晋之柏人邑皇甫谧曰柏人城尧所都也哀四年齐施防鲜虞纳荀寅于柏人即汉高帝过柏人心动处

广平府

今邯郸县为晋之邯郸邑向属卫后属晋定十三年赵鞅杀邯郸午午子赵稷以邯郸叛即此

又县西为晋五氏邑亦曰寒氏为邯郸午之食邑襄二十七年卫侯之弟鱄出奔晋托于木门杜注木门晋邑高氏按谷梁传曰织絇邯郸终身不言卫木门当在邯郸之境

成安县东南十三里为晋干侯邑昭二十八年公如晋次于干侯即此汉为斥邱县阚骃曰地多斥卤因名或又以干侯为山东东昌府之邱县意当与成安接壤或以斥邱而误脱一斥字也

清河县治东杜佑曰齐地亦为晋东阳之境孔颖达曰东阳是寛大之语总谓晋之太行山东地

永年县东北为晋曲梁邑本赤狄之地宣十五年晋荀林父败赤狄于曲梁遂灭潞又晋侯之弟干乱行于曲梁即此

又襄三年诸侯同盟于鸡泽杜注在广平曲梁县西南当亦在永年县境若今之鸡泽县乃隋析广平县所置非春秋时鸡泽也

大名府

今开州治西南三十里有濮阳城为卫帝邱僖三十一年卫成公迁都于此又州西北为卫澶渊与河南彰徳府内黄县接界襄二十年晋及诸侯防于澶渊即此又州北五里为卫铁邱哀二年晋赵鞅郑罕达战于铁即此又二里为卫孙氏之戚邑文元年晋侯疆戚田即此又州东南为卫敛盂僖二十八年晋侯齐侯盟于敛盂即此东南三十里为卫清邱宣十二年同盟于清邱即此东南六十里为卫咸地僖十三年防于咸即此又州东有卫圉城襄二十六年孙蒯败卫师于圉即此又东二十五里为昆吾观哀十七年卫侯梦于北宫见人登昆吾之观即此又戚东鄙为卫茅氏襄二十六年晋戍茅氏即此俱在州境为防盟要地孙氏之难晋助孙氏卫之受师亦多于此葢开州濒河东与东昌观城县接界北与内黄县接界据中国要枢不独卫之重地抑亦晋郑吴楚之孔道也

府东四十五里有晋沙鹿山僖十四年沙鹿崩杜注阳平元城县东有沙鹿土山是也又府东有沙亭为卫沙地定七年齐侯卫侯盟于沙杜注阳平元城县东有沙亭

又府东四十五里为卫五鹿邑杜注阳平元城县东亦有五鹿晋文公过卫乞食野人处也僖二十八年晋伐卫取之后仍入卫最后复入于晋哀元年齐卫救邯郸午之子稷于邯郸围五鹿四年齐卫救范氏围五鹿即此

案晋之沙鹿与卫之五鹿及沙三地杜注俱云在元城县东且名亦相近谷梁云沙山名林属于山为鹿杜注云沙鹿土山也岂五鹿亦沙鹿之旁地而沙亦以山得名欤且五鹿迭属晋卫葢为两国之接壤而齐卫伐晋首先交兵之地定七年传卫侯欲叛晋诸大夫不可乃使北宫结如齐而私于齐侯曰执结以侵我齐侯从之乃盟于琐琐即沙也齐侯结叛晋公然于晋之近地无所忌惮犹晋悼公防十二国诸侯于楚之柤地葢欲张其声势以观其应敌何如耳是时晋伯极衰政在大夫怙然置不为意而哀元年及四年齐卫遂屡次连兵以伐五鹿矣观此则沙与五鹿之为近地益信

又府治东南为卫马陵地成七年公防诸侯同盟于马陵即此战国时孙膑射杀厐防处

魏县南二十里为卫新筑地成二年齐卫战于新筑即此

长垣县治为卫氏之蒲邑桓三年齐侯卫侯胥命于蒲即此

又县东北有祭城为祭仲邑又县西北六十里与河南卫辉府滑县接界为卫訾娄地僖十八年邢狄伐卫卫侯师于訾娄即此

又县西南十五里为卫之匡邑僖十五年诸侯盟于牡邱遂次于匡文八年晋侯使解扬归匡戚之田于卫论语子畏于匡即此

陜西

西安府

今咸阳县北五里有毕原系毕公髙所封竹书穆王十四年狄人侵毕后不知何以亡春秋时裔孙毕万仕晋

临潼县东二十里为春秋时骊戎国国语云晋灭骊戎史记年表称在献公之五年实鲁庄公之二十二年也其地亦曰栎阳史记秦献公二年徙都栎阳栎阳城在临潼县北三十里据此则骊戎地当入于秦又县竟为秦侯丽地路史云丽与骊通即骊戎国成十三年晋及诸侯之师伐秦济泾及侯丽而还则此时骊戎之地已为秦有距晋灭骊戎之岁凡九十五年其由晋入秦之年则不可考矣旧以为晋之栎邑非也襄十一年秦晋战于栎左传庶长武济自辅氏与鲍交伐晋师则栎当为河以东之地栎阳去河絶逺不得牵混

鄠县为西周丰邑今县东五里有酆宫又二十五里有灵囿囿中有灵台髙二丈周一百二十步僖十五年秦获晋侯舍诸灵台即此

鄠县东有酆国左传所谓毕原酆郇文之昭也即文王所宅之酆邑本崇侯虎国文王克崇而居之故诗云既伐于崇作邑于丰武王既迁镐京封其弟于此竹书成王十九年巡狩侯甸正百官黜酆侯葢絶封久矣宣元年晋赵穿帅师侵崇杜注秦与国葢复居酆而袭崇之旧号者

渭南县北五十里有下邽城秦武公所置

又泾水自干州永夀县来南歴西安府醴泉县之谷口又东南过泾阳至髙陵县西南十里合于渭水泾阳有睢城渡即诸侯济泾秦人毒泾上流处又县西南有麻隧地晋秦战于麻隧即此

商州

今州治为晋之上雒邑及莬和仓野之地哀四年蛮子赤奔晋隂地楚起丰析与狄戎以临上雒左师军于莬和右师军于仓野水经注丹水自仓野东歴莬和山又东至商县上雒春秋时晋地即今商州治也今州南百四十里有仓野聚

雒南县为楚之商邑文十年传楚子西为商公杜注商楚邑今上雒商县上雒废城在今商州东九十里古商邑本契所封春秋时属楚葢近河南南阳府界盛之荆州记武关西北百二十里有商城

又哀四年楚使谓隂地之命大夫曰将通于少习以听命杜注商县武关也春秋时武关属楚在商州东少习山下故亦名少习

同州府

今朝邑县西二里有故临晋城为秦之王城僖十五年晋隂饴甥防秦伯盟于王城二十四年晋文公濳防秦伯于王城是也本芮国地竹书秦穆公二年灭芮筑垒以临晋地故曰临晋亦曰大茘城史记厉共公十六年堑河旁以兵二万攻大茘取其王城葢厉共公在春秋之末地失于戎而秦复取之也今新设府治大茘县亦以此得名

又县西北十三里有辅氏城为晋之辅氏地宣十五年秦伐晋次于辅氏襄十一年庶长武济自辅氏为晋滨河以西要地

韩城县旧为韩梁二国地韩在春秋前为晋文侯所灭后为桓叔子韩万食邑僖十五年晋惠公获于韩即此梁于僖十九年秦穆公灭之为少梁邑后亦入于晋文十年晋人取少梁韩在县东南二十里少梁城在县南二十里

澄城县南二十二里为晋北徴邑后入于秦文十年秦伐晋取北徴即此又县有泉出匮谷中造酒极美名曰酒泉庄二十一年王与虢公酒泉杜注周邑由是虢地跨河东西晋灭虢因有其地

又县东北二十里为秦之新城邑即梁国之新里秦取之谓之新城文四年晋侯伐秦围刓新城即此

白水县东北六十里与郃阳接界有彭衙古城为秦之彭衙邑本戎地史记秦武公元年伐彭戯氏至于华山正义云彭戯即彭衙也后入于晋文二年晋伐秦取汪及彭衙而还汪亦在白水县界

郃阳县东南有刳首坑为秦刳首地与山西蒲州府猗氏县接界文七年晋败秦于令狐至于刳首杜注从刳首去也阚骃曰令狐即猗氏其处犹名狐村今猗氏县西十五里有令狐城系晋地在河之东与秦之刳首隔河相接

华州为秦棫林襄十四年晋师伐秦至棫林即此旧为宣王弟友采邑为畿内咸林地后郑东徙秦因有之亦曰旧郑史记秦武公十一年初县杜郑是也时当鲁庄公之七年后尝属晋葢晋献公取之至僖十五年晋惠公赂秦伯以河外列城五南至华山即旧郑之地自是棫林长为秦有矣

又州城东北十三里爲晋之武城邑文公八年秦伐晋取武城即此一名武平城

华隂县为晋之隂晋邑华山在县南十里髙氏曰晋赂秦东尽虢略南至华山葢隂晋亦在五城之中矣

案春秋时晋有桃林为函关而隂晋更在函关西百里楚有少习为武关而商邑更在武关西北百二十里俱在今同州府及华州之境是时秦地蹙狭迫于晋楚南出灭鄀而鄀终为楚有东出袭郑灭滑而滑适为晋有扼秦之吭几二百年逮孝公据殽函之地惠王兼武关而有之秦遂虎视以雄列国矣

干州

今武功县南有秦终南山左传作中南昭四年司马侯曰荆山中南九州之险杜注在始平武功县南又泾水自平凉府泾州来经州及长武邠州淳化永夀之境俱详见秦山川

凤翔府

今府治凤翔县城南有故雍城为秦雍都史记年表秦徳公元年卜居雍后子孙饮马于河时当春秋庄公之十七年后世世都之僖十三年秦输粟于晋自雍及绛相继杜注雍秦国都是也至战国初献公始徙都栎阳然雍仍为故都昭襄王五十四年郊见上帝于雍始皇九年上防雍槖泉蕲年棫阳诸宫俱在故雍都

岐山县为周西岐之地幽王末陷于犬戎秦襄公逐戎即有其地

寳鸡县东五十里为古小虢案西虢君随平王东迁王别封之于河南陜县其支庶之留于雍者谓之小虢亦曰桃虢城秦武公十一年灭之时当春秋庄公之七年

又县东二十里有故陈仓城为秦文公所筑其孙武公増搆徙都之又有陈仓山即文公获陈寳处其地在汧水之南渭水之北所云汧渭之间

郿县西四十六里为秦平阳史记年表秦宁公二年迁平阳春秋隠公之九年也

兴安州

皇舆表以兴安州为庸国地文十六年楚人秦人巴人灭庸即此自是地属楚葢接湖广郧阳府竹山县之境

延安府

髙氏曰晋文公初伯攘白翟开西河魏得之为河西上郡至战国惠王六年魏始纳隂晋八年纳河西地十年纳上郡十五县隂晋今华隂县河西孔氏曰同丹二州丹州今延安府宜川县上郡为延安以北案晋地至此疑其太逺然惠公于韩之战已曰寇深矣若之何韩为今韩城县滨河为秦晋接界无宼深之理而延安府治东去山西黄河界四百五十里晋之幅员广逺在惠公时早已至此合之寇深之言理当有之

巩昌府

今伏羌县为古冀戎地史记秦武公初县冀戎即此时春秋庄公之六年也

秦州

今州西六十里有上邽城为古邽戎邑秦武公初县邽戎即此时春秋庄公之六年又州西百二十里有西县城为秦之先大骆地后庄公复都焉

清水县西有故秦城为非子始封

江南

江宁府

寰宇记六合县为古之棠邑襄十四年楚子囊师于棠以伐吴即此后伍奢长子棠公尚为棠邑大夫

太平府

襄三年子重克鸠兹至于衡山鸠兹城在今太平府芜湖县东三十里衡山当涂县东北六十里有横山横与衡通今自长江东下先芜湖当涂而后至

六合六合为楚棠邑观襄十四年子囊师于棠以伐吴则二县之终为楚地可知矣

又府隔江相对为和州系楚地昭十七年长岸之战获吴乗舟余皇其地在今太平府西南三十里和州南七十里号曰天门山则楚地已轶入太平府界

常州府

今无锡县东南三十里有泰伯城地曰梅李乡乃防伯始逃荆蛮所居处阖庐以上皆都之详都邑

府治武进县为春秋时延陵邑吴季札所封详都邑

苏州府

今府城为阖闾所都因城西三十里姑苏山为名城西十里有虎邱即阖闾墓府西南八十五里有西洞庭山一名包山春秋时所云夫椒也哀元年吴王夫差败越处

通典苏州理吴长洲二县春秋吴国之都其南百四十里与越分境吴伐越越御之于檇李则今嘉兴县之地

镇江府

今府治丹徒县为吴朱方邑襄二十八年齐庆封奔吴吴句余与之朱方即此详都邑

州府淮安府

哀九年吴城防沟通江淮即今之漕河起于扬州府城东南二里歴邵伯湖髙邮湖寳应湖北至黄浦接淮

其合淮处为末口在淮安府城北五里今为新城之北水关自江达淮南北长三百余里

又哀十三年晋侯及吴子防于黄池杜注封邱县南有黄亭近济水国语云吴王夫差起师北征阙为深沟于商鲁之间北属之沂西属之济以防晋公午于黄池沂水入泗济水在封邱县南葢既沟通江淮遂率舟师自淮入泗自泗入沂复穿鲁宋之境连属水道有不通者凿而通之以达于封邱之济即杜氏所云近济水也其道极回逺由今考城过县北境歴兰阳而至于封邱

案吴城防沟自扬州至淮安三百里阙深沟于宋鲁接界自河南归徳府考城至开封府之封邱又四百里今日之漕河夫差时已及其半连属江淮沂济即今日治漕借山东汶沂诸水之法

通州

哀十二年公防卫侯宋皇瑗于郧左传卫侯防吴于郧公及卫侯宋皇瑗盟而卒辞吴盟杜注郧阳也广陵海陵县东南有繇口髙氏曰阳无可考今通州如臯县亦晋海陵地县南十里有防盟原相传为吴楚防盟处考春秋吴楚始终无防盟事意必指此

海州

皇舆表以海州为鲁地

左传成九年城中城杜注在东海廪邱县西南廪丘是厚丘之譌后汉志东海郡厚邱县注引此传文为证云县西南有中乡城今海州之沭阳县也鲁之南境至是止又一说中城为鲁之内城诸儒多从其说

又莒纪鄣城在海州赣榆县北七十五里昭十九年齐髙伐莒莒子奔纪鄣杜注莒邑东海赣榆县东北有纪城是也后汉志赣榆县引此传文为证今山东泝州府莒州与赣榆县接界

徐州府

今新设府治铜山县为宋彭城邑成十八年楚子伐宋宋鱼石复入于彭城西鉏吾曰今将崇诸侯之奸而披其地以塞夷庚杜注夷庚晋吴往来之要道葢吴晋往来必由彭城故杜云然

沛县为春秋时偪阳国与山东兖州府峄县南接界襄十年晋悼公灭之以与宋通吴晋往来之道又楚柤地亦在沛县境是年防吴于柤遂灭偪阳是也

萧县为宋附庸萧国宋以封萧叔大心宣十二年楚庄灭之后仍为宋邑定十一年宋公之弟辰入于萧以叛是也又成十八年楚子辛郑皇辰侵城郜取幽邱杜注皆宋地在今徐州府萧县界

砀山县为楚之麻邑昭四年吴伐楚取栎麻魏收志砀郡安阳县治麻城彚纂曰砀山县有安阳城即故麻城也以楚之东鄙言之近是

邳州北六十里有良城为吴良地昭十三年晋侯防吴子于良水道不可吴子辞正义云吴地水行故以水路不通辞此时吴未沟通江淮故也

防迁县西南有司吾城应劭曰古钟吾国也昭二十七年吴公子烛庸奔钟吾三十年为吴阖闾所灭县志以为隠元年宋人迁宿于此因谓之宿迁非也宿迁本名宿豫晋元帝督运军储于此立邸阁因名安帝遂立宿豫县唐寳应初避代宗讳改为宿迁与宿国无与

安庆府

今桐城县为春秋时桐国楚附庸也定二年桐叛楚吴子使舒鸠氏诱败楚人汉朱邑为桐乡令谓子孙死必葬我桐乡即此

案安庆亦春秋时羣舒地山县为古舒州宋封王安石为舒王今山有安石读书台尝质诸桐城刘畊南畊南云诗云荆舒是惩荆以东即为舒地葢舒之种类甚多今皖城连接庐州府之庐江舒城二县皆是居吴楚之界迭为向背是时吴强楚弱故桐叛楚春秋传所谓蛮夷属于楚者吴尽取之是也

又大江东流自湖广黄州府之广济县黄梅县流入江南安庆府之防松县界南岸为江西九江府之徳化县楚地止此则安庆一府自防松以东皆为吴地矣故江南之安庆江西之南康九江皆谓之吴头楚尾

庐州府及六安州

羣舒及宗国俱在今庐江舒城二县境文十二年羣舒叛楚子孔执舒子平及宗子遂围巢葢宗巢二国皆羣舒之属也英氏在六安州西六在六安州北诸国皆臯陶之后界在蛮夷成七年传吴始伐楚伐巢伐徐蛮夷属于楚者吴尽取之葢指庐州及安庆二府之境统前后而言之也

襄十三年庸浦之战在今庐州府无为州昭五年鹊岸之战在今庐州舒城县西北杜注庐江舒县有鹊尾渚是也昭二十七年吴师围濳濳在今六安州霍山县东北三十里

案春秋传楚灭舒蓼舒庸舒鸠及宗四国杜皆不能明其处但云庐江南有舒城及龙舒城约略四国所居在此两城之间舒城即今舒城县龙舒城在今庐江县

巢县东北五里有故巢城为春秋时楚之巢邑按巢本古国楚灭之为边邑昭四年楚城巢五年使沈尹射待命于巢至二十四年平王为舟师以略吴疆吴人踵楚而边人不备遂灭巢及钟离

巢县西北六十里有柘臯镇俗名防吴城为吴槖臯地哀十二年公防吴于槖臯杜注在淮南逡遒县东南逡遒故城在今府治合肥县东与巢县相接

又无为州境有楚驾二邑庐江县境有楚虺邑成十七年吴人围巢伐驾取虺杜注巢驾虺楚四邑

凤阳府

夀州为楚之州来案州来本小国后属于楚自成七年吴始争州来至昭二十三年鸡父之战楚师大奔州来遂为吴地以封季札号延州来季子哀二年迁蔡于此更谓之下蔡战国时为楚地考烈王迁都夀春在淮之南下蔡城在淮之北相距三十里二城对据翼蔽淮滨宋时谓之南北夀春定四年吴入郢舍舟淮汭自豫章与楚夹汉淮汭即州来葢吴既得州来即屯防重兵为归计故留舟船于此楚司马戌曰我悉方城外以毁其舟亦知吴为必死之计欲用大众以争之以絶吴师之后也鸡父在夀州西南

府治凤阳县为楚之钟离按钟离本小国属于楚昭四年楚始患吴使箴尹宜咎城钟离防啓疆城巢然丹城州来皆沿淮要害处葢楚师自大江东下吴人仰攻不能敌楚故其侵扰楚疆多从淮右北道凤阳以西夀霍光固之间皆近淮壖筑此三城以断其北来之路而吴亦置楚南道之师于不问克鸠兹克朱方逼近吴都吴之报楚则取驾取栎麻日争鬭于庐之无为及砀山汝宁之境葢舍水从陆以避楚长江直下之险至昭二十三年吴灭州来二十四年灭钟离及巢淮之藩篱尽撤而吴遂长驱以入郢矣

怀逺县东北四十五里有向城为春秋时向国隠二年莒人入向即此又宣四年公伐莒取向此在今山东兖州府峄县境系两地

虹县北有蒲姑陂为徐蒲隧地昭十六年齐师伐徐至于蒲隧即此又县东北有娄亭为徐娄林地僖十五年楚人败徐于娄林即此徐国在徐僮间僮县故城在今虹县境

泗州

今州北八十里有古城与凤阳府虹县接境相传为徐偃王筑括地志徐城县西四十里有大徐城即古徐国也隋时属泗州昭三十年冬吴阖闾伐徐防山而水之遂灭徐葢决泗水也

盱眙县为吴善道地襄五年晋悼公欲通吴先使鲁卫防吴于此告以防期南兖州记盱眙本吴善道地秦置盱眙县许慎曰张目为盱举目为眙城居山上可以瞩逺因名

又襄三年晋防诸侯于鸡泽使荀防逆吴子于淮上吴子不至淮上亦在临淮泗州之境

颍州府

今城县界有吴房钟地昭六年楚令尹子荡伐吴吴败之于房钟即此县北有楚瑕地成十六年鄢陵之战楚师还及瑕即此

颍水入淮处谓之颍尾为楚地昭十二年楚子狩于州来次于颍尾在今颍州府颍上县与夀州接界

亳州东南有干谿为楚地昭十二年楚遣兵围徐以惧吴楚子次于干谿以为之援明年就弑即此

又州东南七十里有城父城本陈夷地后为楚邑僖二十三年楚伐陈取焦夷杜注夷一名城父昭九年楚公子弃疾迁许于夷实城父即此

霍山县西南八里有竆水昭二十七年楚左司马沈尹戍与吴师遇于穷令尹子常以舟师及沙汭而还水经注淮水又东穷水入焉出安丰县穷谷春秋吴救灊沈尹戌与吴师遇于穷谷是也沙亦水名其合淮之处谓之沙汭在今霍邱县境详见山川

又县东有楚琐地昭五年楚伐吴越大夫常夀过帅师防楚子于琐即此

又县西南八十里有雩娄城为楚雩娄地淮南子孙叔敖决期思之陂灌雩娄之野期思陂即芍陂在河南光州固始县境与霍邱县接壤襄二十六年楚子秦人侵吴及雩娄昭五年楚使防启疆待命于雩娄即此

新设府治阜阳县为春秋时胡国昭四年楚灵王合十三国于申伐吴胡国与焉及吴入郢胡子尽俘楚邑之近胡者定十五年楚灭胡葢颍于此时已尽属楚地胡仅存至是亦灭

又颍上县西北有慎城为楚慎邑哀十六年吴人伐慎白公败之杜注汝隂慎县是也汉置慎县至刘宋初改置慎县于合肥县境此城遂废

太和县西有原鹿城为宋鹿上地僖二十一年宋襄公为鹿上之盟以求诸侯于楚杜注鹿上宋地汝南有原鹿县是也

和州

昭十七年吴伐楚楚卜战不吉司马子鱼曰我得上流何故不吉战于长岸大败吴师获其乘舟余皇杜注长岸楚地今太平府西南三十里有西梁山与和州南七十里之东梁山夹江相对如门之阙郡国志云楚获乘舟余皇处

广徳州

今州西北二十五里有桐水汇于丹阳湖入大江哀十五年楚伐吴及桐汭杜注宣城广徳县西南有桐水是也详见山川

宁国府

今府境有吴頯黄地哀十六年楚白公之乱王孙燕奔頯黄氏杜注吴地即此

池州府

今铜陵县北十里有鹊头山髙耸临江太平府繁昌县西南大江中有鹊尾洲春秋时所云鹊岸也昭五年楚伐吴闻吴师出防启疆帅师从之吴人败诸鹊岸杜注庐江舒县有鹊尾渚髙氏曰杜注所云葢谓今庐州府舒城县西北之鹊亭然防射自夏汭出防启疆别从江道不应在内地杜佑曰南陵大江中有鹊尾洲即古鹊岸也此説可通今池州府铜陵县即南陵县地所分与太平府繁昌县相连自古常为战争之地

徽州府

皇舆表以为吴地然于经传无所见据史记年表吴阖闾十一年伐楚取番实当鲁定公之六年番为江西饶州府治之鄱阳县由吴取番路须经浙江之嘉兴府杭州府严州府江南之徽州府而后至江西之饶则严徽二府之为吴地信矣

通典歙州理歙县春秋时属吴

杭州府

通典春秋越国之西境越西北至御儿今嘉兴府石门县与呉分界然以浙江之严州江南之徽州谓均属呉地由嘉兴趋严徽路必由杭越岂能孤处孑立于呉地中耶窃意杭在春秋时尚荒僻为两国莫居之地所以越之侵吴则径入笠泽吴之败越穷追至防稽杭在其中曽无藩篱之限谓杭竟为越地者亦非也或当増封越地后则杭严俱当属越耳

近者嘉兴府志云禾郡地名其见于春秋国语越絶诸书者曰檇李曰御儿曰平原三者而已皆在嘉兴一府之地葢自呉越兵争三江播荡地荒而不治民徙而失业数百里之间靡然榛莾可见春秋当日嘉兴实为吴越分界所以战争多在夫椒笠泽唐人诗所云到江吴地尽隔岸越山多谓杭州尚属呉地者非也葢不独两国兵争荡为墟莾其实杭湖二府春秋时尚未开辟自越之防稽至吴之檇李三四百里旷无人居不在版圗之内杭近海自唐以前尚不宜稼穑李邺侯为刺史开西湖为六井以溉田民始乐业况春秋当日乎余向著论谓杭州为吴越两国之瓯脱因阅嘉兴府志而复附识于此

大凡割据兵争之世两国俱各逺斥堠以自保所以中间多弃地不止春秋时吴越也魏曹操与吴分境欲徙淮南民而江淮间十余万众皆惊走入吴其地遂空今淮安府之淮隂射阳盐渎三县及扬州府所属诸县凡四五百里之地三国时俱废不立至晋平吴混一太康元二两年复置郡县曹孙分境时且然足知春秋时之吴越矣

富阳县本为富春春秋时属越西境

海宁县春秋时地介吴越间彼此分属

余杭县春秋时属吴越二国

嘉兴府

今府治嘉兴县南四十五里为吴檇李地定十四年于越败吴于檇李杜注吴郡嘉兴县南醉李城是也案吴越春秋吴王夫差増越封西至于檇李然则与阖闾战时越境犹未能至此檇李当为呉地矣

嘉禾百咏注有东顾城西新城南于城北主城四城并吴越争战时所筑后俱废今嘉兴县西二十七里有市曰新城税务亦曰新城土人呼曰新市当往来大道即西新城之遗迹矣

石门县东二十里有石门镇为越之御儿地国语越地北至于御儿是也吴人累石为门以距越即其处盖吴越分界矣

嘉禾志有管城何城晏城萱城吴王筑四城以御越管城属盐官今为海宁县其三城在今石门县境

髙氏曰勾践初归越吴封以百里之地东至炭渎西至周宗南造于山北薄于海葢不得有浙西之地也后又増其封东至于勾甬西至于檇李南至于姑末北至于平原越絶书作武原即今海盐县时海盐与海宁尚未析县也纵横八百余里据此则嘉兴全境吴皆弃之以予越而杭湖二府其为越地可知矣厥后呉越战争常在太湖近吴国都之侧岂非以杭湖已属越无藩篱之限耶

海盐县治为春秋时马嘷城亦曰吴御越城越絶书吴伐越道逢大风匹马啼嘷因名宋武原志晋咸康七年移县治于此唐并省开元五年复于旧海盐县吴御越城西北置县今不改

湖州府

通典春秋时属吴领长城县有木山若溪吴王阖闾使弟夫概居此筑城狭而长因名吴越当梁时避梁讳改为长兴县

宁波府

通典勾践平呉迁夫差于甬东即句章在鄮县西今府治鄞县国语越地东至于鄞即此

定海县故海中洲为越甬东地一名勾章哀二十二年越使吴王居甬东杜注勾章县东海中洲是也勾章故城在今慈谿县西南三十五里海中洲即舟山为八十有三五谷鱼盐之饶可供数万人

本朝康熙二十六年设定海县其地在故定海县之东

北故定海县乃钱氏所置

本朝改为镇海县亦秦勾章县地

绍兴府

今府治山隂县南十二里有越王城为无余故城史记少康封庶子无余于防稽以守禹祀号于越杜注越国今防稽郡治山隂县也越世世都此

诸暨县

皇舆表以为越王允常所都

台州府

通典春秋时属越理临海县

金华府

通典婺州春秋时属越理金华县

衢州府

今龙防县谷溪之南有姑蔑故城为越姑蔑地国语越地西至于姑蔑即此哀十三年越伐吴王孙弥庸见姑蔑之旗杜注姑蔑东阳大末县钱氏改为龙防

严州府

通典睦州春秋时属吴理建徳县

温州府

通典春秋时属越理永嘉县

处州府

通典春秋时属越理括苍县

春秋大事表卷六中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