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小腆纪传

卷第二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前翰林院检讨加詹事府赞善衔六合徐鼒譔

纪第二

弘光(下)

弘光(下)

顺治元年冬十月乙卯朔,我大清世祖章皇帝定鼎燕京。是日,明铸「弘光通宝」钱;以总兵官郑芝龙镇守福建、罗联芳镇守贵州。

丁巳(初三日),钱谦益疏荐蔡奕琛,颂马士英功兼雪「逆案」阮大铖、杨维垣、贾继春、吴孔嘉、房壮丽、吕纯如等冤。

己未(初五日),以降贼臣张缙彦总督北直、山西、河南、河北军务,黄国琦为监军,施凤仪行盐扬州;给事中利瓦伊樾、胡时亨各疏纠之,不听。大学士高宏图罢。

甲子(初十日),凤阳地震。

丙寅(十二日),再震。诚意伯刘孔昭弒其祖母胡氏。遣太监孙元德往浙、闽督催钱量。加湖广巡抚何腾蛟兵部右侍郎,巡抚全省。

癸酉(十九日),命丁魁楚以原官总督两广军务。复景帝母吴氏为皇太后,谥曰「孝翼温惠、淑慎慈仁、匡天锡圣皇太后」。复惠宗弟允熥吴王,谥「悼」;允熞衡王,谥「愍」;允熙徐王,改谥「哀」;长子文奎曰恭愍皇太子;少子文圭追封原王,谥「怀」;公主、驸马复旧号。命左春坊卫胤文以原官兼兵科给事中,监高杰军。

甲戌(二十日),内批:以张捷为吏部尚书、蔡奕琛为吏部右侍郎、杨维垣为通政使。

乙亥(二十一日),以张秉贞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浙江。

丙子(二十二日),命以来年正月合祀天、地于南郊。马士英请户部给直省印单,凡赎锾自杖以上解部充饷;从之。

丁丑(二十三日),命王永吉暂驻河上料理战守。以解学龙为刑部尚书。阮大铖疏纠雷演祚,命严讯。

戊寅(二十四日),加左良玉太子太傅。

壬午(二十八日),停今年决囚。予秦、楚殉难诸臣祭葬有差。定江北督抚四镇额兵三万、楚抚额兵一万、京营额兵一万五千。

癸未(二十九日),太白昼见。以刘安行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提督南直、浙江沿海诸税;刘若金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提督闽、广沿海诸税:俱兼理海防。

是月,漳州贼犯汀州,把总林深、郑雄战死。寻破云霄;官军讨之,走大埔。

十一月戊子(初四日),西宫成,赐名「慈禧殿」。桂王常瀛薨。

己丑(初五日),凤阳皇陵灾,松柏皆烬。

庚寅(初六日),开屯海中玉环诸山。命前唐王聿键居平乐。

辛卯(初七日),始令生员纳银入贡。下登莱总兵邱磊于淮安狱,杀之。刘泽清请寄流寓诸生于淮安府学,从之。

癸巳(初九日),左良玉奏华容、石首之捷。命鲁王以海居台州。

甲午(初十日),我大清兵取海州。

乙未(十一日),端门外火。是日,我大清兵攻邳州。

丙申(十二日),史可法遣兵复宿迁,进援邳州。琉球世子尚贤入贡。

丁酉(十三日),苏淞巡抚祁彪佳罢。

己亥(十五日),刘泽清请分汛防河:自安东至徐州属王燮、田仰、王永吉,萧、砀属督辅,开、归属越其杰;从之。

庚子(十六日),献贼僭称帝于成都,连陷旁郡县(事详「忠义」列传)。以李永茂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南、赣。

丁未(二十三日),以张凤翔为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苏、淞;卢若腾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督理江北屯田,巡抚庐、凤;太监高起潜提督江北兵马、粮饷。是日,淮安地震。

己酉(二十五日),九江总兵黄斌卿侦知左良玉难制,请改驻皖池;从之。山西道御史沈宸荃劾张缙彦、王永吉、何谦、邱祖德、黄希宪、鲁化龙轻弃封疆罪;命逮谦等,宥缙彦、永吉勿问。

庚戌(二十六日),命许定国镇守开封、河雒。始榷酒税。

辛亥(二十七日),高杰疏荐吴甡、郑三俊、金光辰、姜采、熊开元、金声等;报闻。监下江军职方司郎中杨文骢请于金山、圌山筑城;从之。刘泽清荐降贼臣时敏开屯海上、苏京驻庙湾防海;从之。

自五月至于是月不雨,河流竭、太湖可涉人:百年来所未有也。时边警日逼。上深居禁中,惟渔幼女、纵酒、演剧,工役不已、宴赉不赀。佃练湖、放洋舶,盐场芦洲之课搜括殆尽。内则张执中、田成,外则阮大铖、杨维垣比周固宠,政以贿成。

癸丑(二十九日),上不豫,几殆;辅臣入候起居,与群阉窃窃私语,外庭莫敢诘。或榜门笑骂,群小亦莫之怪也。

十二月乙卯朔,我大清兵下河南;许定国、李际遇已潜约降,而举朝莫之知也。命荆王□□居九江府。加兵部侍郎练国事尚书,仍莅侍郎事。

丁已(初三日),进刘孔昭、刘泽清皆为侯;孔昭辞,许之。禁巡按御史访拏。

辛酉(初七日),命何腾蛟以原官总督川、湖、云、贵、广西等处,专理恢剿;召杨鹗回部。我大清兵围邳州凡三日。

癸亥(初九日),定勇卫营额万五千人。

甲子(初十日),敕程世昌兼督上江粮务。

丙寅(十二日),改谥孝宗皇后张氏曰「孝成靖肃、庄慈哲懿、扶天赞圣敬皇后」。我大清兵入河南府,总兵李际遇降。

戊辰(十四日),以高斗枢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湖广。

己巳(十五日),行税契法。杨维垣追论三朝党局;上曰:『宵人躁竞,不难矫诬君父以逞其私。王之寀等已经大赦,姑不究。「三朝要典」民间尚有存者,礼部访求送史馆,以存列圣忠孝之实。被罪诸臣,吏部察明分别复职』。于是,已死之刘廷元等二十人予谥、荫、祭葬,未死之王绍徽等十三人原官起用。寻「逆案」编修吴孔嘉言「要典」宜列当日奏议以存实,删去附和;命下所司删定。我大清留使臣左懋第、马绍愉,纵陈洪范南归,和议不成。有颠僧大悲至京,自称齐王、又称潞王;下镇抚司勘讯。

壬申(十八日),加马士英少师。禁各官荐举。命王永吉专防江北、张缙彦专防河南。缙彦定诸将汛地:王之纲自永城至宁陵、许定国自宁陵至兰阳、刘洪起自祥符至泛水。

癸酉(十九日),复降贼臣左春坊韩四维原官;给事中戴英劾之,命改别衙门。

甲戌(二十日),命史可法会兵援邳州。

乙亥(二十一日),追封于谦为临安伯,遣官致祭。

丁丑(二十三日),开文武职官诰命事例。

戊寅(二十四日),我大清兵自孟津县渡河,张缙彦等走沈邱;命高杰进屯归德以备之。叙郧阳固守功,加升巡抚前按察使高斗枢都察院右副都御史。

辛巳(二十七日),罢南郊,改于明年冬至;御史沈宸荃疏谏,不听。

壬午(二十八日),以瞿式耜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广西;马体干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四川。

癸未(二十九日),马士英请榷酤,从之。左良玉奏复公安。丰、沛贼程继孔迎高杰于河,杰斩以徇;论功,加太子少傅。以贾登联为四川总兵官。是日,布衣何光显上书乞诛马士英、刘孔昭,诏戮光显于市。

甲申(三十日),上御兴宁宫。

我大清顺治二年(乙酉)春正月乙酉朔,日有食之。是日,大雪。上在南京,称弘光元年;免朝贺。

庚寅(初六日),以新殿推恩,加史可法太师兼太子太师、建极殿大学士,马士英少师兼太子太师、中极殿大学士,王铎少保兼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学士;予荫。以士英掌文渊阁印,充首辅辨事。可法辞太师,许之。

壬辰(初八日),立春。流星入紫微垣。

癸巳(初九日),大雷电,雨雹。命黄得功、刘良佐进屯颍、亳,皆受命不行。高杰提兵直抵关、雒,进据虎牢。

乙未(十一日),解学龙再上从逆诸臣罪案兼请停刑,许之。是日许定国诱杀兴平伯高杰于睢州。

丙申(十二日),杰部将攻睢州,定国遂叛降于我大清。

戊戌(十四日),禁宗室入京朝见。

壬寅(十八日),命在京诸臣自陈。

癸卯(十九日),以吏部左侍郎蔡奕琛兼东阁大学士,入阁办事。

甲辰(二十日),命删定「三朝要典」。

乙巳(二十一),朱国弼、张孙振劾解学龙党从逆;夺学龙职。召前都察院左都御史唐世济以原官管右都御史事。

庚戌(二十六日),命武臣自公侯伯以下非赐肩舆并骑马、坐蟒,斗牛非奉赐,麒麟、白泽非勋爵,不许借用。

辛亥(二十七日),加监军侍讲卫胤文兵部右侍郎,总督高杰标下镇将兵马,经略开、归。兵部尚书张国维乞归省,许之。

是月,我大清兵取西安,李自成走襄阳。

二月乙卯(初二日),命清厘滥冒勋卫。

丙辰(初三日),以王骥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湖广。

戊午(初五日),以高倬为刑部尚书。以阮大铖为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协理部事,仍巡视江防。命太监李国辅开采云雾山,给事中吴适疏谏不听;寻报罢。巡按浙江御史彭遇颽为民所逐,命改调淮、扬。加盐课引五分。

甲子(十一日),谥思宗皇太子曰「献愍」、定王曰「哀」、永王曰「悼」。

乙丑(十二日),遣黄道周祭告禹陵。史可法请用高杰部将李本身为提督,不许。黄得功引兵趋扬州;遣卢九德宣谕解之曰:『大臣当先国事而后私雠;黄得功若向扬州使高营将士弃汛而东,敌人蹑之南下,谁执其咎?朕于诸藩恩礼有加,诸藩亦当恪守臣节,勿轻举以误国家』!得功不得已,引还。裁九江额饷六万,总督袁继咸争之,不听;请罢,亦弗许。

丙寅(十三日),命于苏州织造大婚冠服。张孙振奏劾礼部尚书顾锡畴并论夺温体仁谥事。

丁卯(十四日),锡畴罢。荫方孝孺裔孙五经博士。前山西殉难巡抚蔡懋德子方熺疏请恤典,不许。赠伏法太监刘元斌、王裕民祭葬,予「逆案」徐大化、徐景濂、刘廷元等恤典。

癸酉(二十日),撤高杰兵回,命刘良佐防归德;遣太监高起潜安抚杰营将士驻扬州。时武臣借口助饷,往往破人产。延陵朱一冯者,已革巡抚也。富而吝,里人诉之。上以一冯身为大臣,多藏厚亡,大丧缙绅之体;命察其田产。又谕部臣曰:『捐助原听民乐输、抄没乃朝廷偶行,岂刁民献媚之事?宗藩勋戚须敬礼士大夫,与地方相安,不得非法罔利』!钦天监奏日月色甚赤;上曰:『是何分野、何无占候?其访术者举用』。

甲戌(二十一日),进蔡奕琛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

乙亥(二十二日),追封弟由榘颍王,谥曰「冲」。

丙子(二十三日),改上思宗庙号曰「毅宗」。封慈爚崇王。赠死事武臣沈寿崇、知府王行俭、知县李允在等官荫。

丁丑(二十四日),止滇、黔援兵。御史袁宏勋疏攻袁继咸,左良玉救之,并言「要典」宜焚。上谕曰:『此朕家事,列圣父子兄弟之间数十年无纤毫间言,诸臣妄兴诬构;卿一细阅,亦当倍增悲愤。但与见在廷臣无关,悉从宽宥,不必疑猜』!

戊寅(二十五日),李自成走承天。

己卯(二十六日),铸各衙门印,去「南京」字。

是月,闯贼复犯郧阳,守将王光恩御却之。

三月乙酉(初二日),僧大悲伏诛。

丁亥(初四日),命王永吉带抚淮、安,卫胤文兼抚徐、扬。复温体仁谥荫。召勋臣朱国弼等、阁臣马士英等、翰林刘正宗等入见武英殿,面谕同府部、九卿、科道辨验北来太子真伪。日午,群臣奏『系故驸马都尉王昺侄孙王之明,曾侍卫东宫;家破南奔,鸿胪少卿高梦箕家丁穆虎教之诈称太子』。乃下中城兵马司狱。即擢杨维垣为都察院左副都御史。

戊子(初五日),以太监乔上总理两淮盐课。

己丑(初六日),我大清兵取郾城,又取西平。闯贼逼承天,左良玉遣使告急;命督臣何腾蛟御之。

辛卯(初八日),我大清兵取上蔡。

壬辰(初九日),以耿廷箓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四川。命百官会审北来太子于午门外。闯贼寇潜江。河南有妇人童氏自称王邸元妃,巡按御史陈潜夫具仪从送至京;上怒,下童氏锦衣卫狱,并逮潜夫。

癸巳(初十日),遥祭诸陵。

乙未(十二日),阮大铖荐马士英之子锡为京营总兵官。

戊戌(十五日),命黄斌卿以原官挂征蛮将军印,镇守广西;方国安挂镇南将军印充总兵官,驻防池口。

己亥(十六日),徙崇王慈爚居福州。上懿安皇后谥曰「孝哀慈靖、恭惠温贞、偕天协圣哲皇后」,更恭皇帝谥曰「孝皇帝」。命黄得功移镇庐州,与刘良佐合力防御。

壬寅(十九日),思宗忌日,上于宫中举哀;百官于太平门外设坛遥祭,以东宫、二王祔。

癸卯(二十日),命三法司覆审北来太子等。黄得功、刘良佐、左良玉、何腾蛟、袁继咸各疏论北来太子事;良佐疏兼及童氏事,言上为群臣所欺,将使天伦绝灭。上曰:『朕元妃黄氏,先朝册封,不幸夭逝;继妃李氏,又已殉难。登极之初,即追封后号,诏示海内。卿为大臣,岂不闻知!童氏不知何处妖妇,诈冒朕妃。朕初为郡王,有何东、西二妃?据供是邵陵王宫人,尚未悉真伪。王之明是驸马王昺之侄孙,避难南来,高梦箕家丁穆虎教令冒认东宫:正在严究。若果真实,朕于夫妻、伯侄之间岂无天性,况宫媵相从患难者颇多。朕于先帝无纤芥之嫌,因宗社无主,不得已从群臣之请,勉承重寄;岂有利天下之心,忍加毒害于其血脉!至于举朝文武,谁非先帝旧臣、谁不如卿?肯昧心至此!朕夫妻之情,又岂群臣所能欺蔽!但太祖之天潢、先帝之遗体,不可以异姓顽童渎乱宗祏;宫闱风化所关,岂容妖妇阑入!国有大纲、法有常刑,卿不得妄听妖讹,猥生疑议』!因命法司将二案审明情节传示中外,以释群疑。时流言益甚,史可法疏请召对,以息群嚣;上谕止之。封外戚黄九鼎为雒中伯。加朱大典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巡抚应天。

乙巳(二十二日),我大清兵取归德,巡按御史凌駉及其从子润生死之。

丁未(二十四日),许罪废诸臣输银复官。

戊申(二十五日),左良玉举兵反,焚武昌东下。

己酉(二十六日),以钱继登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总理两淮盐法兼督江防。罢巡盐御史。

壬子(二十九日),我大清兵取颍州,复取太和县。王永吉请饬史可法、卫胤文共保徐州,士英不听。加李本身太子太保、左都督。遣使册封琉球国王。

是月,川省督师王应熊、总督樊一蘅、摄巡抚马干、参政刘鳞长、副将曾英、朱化龙、同知詹天颜、宗室进士朱奉■〈金尹〉、举人郑延爵、武进士杨展、土司杨之明、马京、马亭各起兵讨献贼,收复州县;献贼乃大杀四川绅士及其伪官。

夏四月癸丑朔,御史毕十臣奏:孟夏时享太庙,陪祀官多不至者。以左兵东下,命史可法督诸军渡江入援。

丙辰(初四日),左良玉兵陷九江,寻死,其子梦庚自称「留后」;命阮大铖、刘孔昭帅师御之。左梦庚兵陷建德。

戊午(初六日),陷彭泽;己未(初七日),陷东流。命阮大铖会同黄得功堵剿。

庚申(初八日),光时亨、周锺、武愫伏诛;同日赐周镳、雷演祚自尽。

辛酉(初九日),黄得功驻兵荻港。是日,我大清兵自归德分道南下,总兵李成栋遁;遂入徐州。

壬戌(初十日),封常澄为襄王,居汀州。黄斌卿败左兵于铜陵。

乙丑(十三日),左梦庚兵陷安庆。

是日,我大清兵取泗州。丙寅(十四日),渡淮。史可法退保扬州,连章告急;言『上游不过欲除君侧之奸,未敢与君父为难;北兵一至,则宗社可虞』!大理寺卿姚思孝、工科吴希哲请备淮、扬;上谕士英曰:『良玉虽不应兴兵,然看他本上,原不曾反。淮、扬急,则赴淮、扬』。士英厉声指诸臣曰:『此皆良玉死党为游说;我君臣宁死于清,不可死良玉手』!上无如何也。时高营溃兵掠舟渡江,命杨文骢、郑鸿逵炮击之;溃兵进退无所,遂降于我大清。

丁卯(十五日),选淑女于元晖殿;京师女七十人中阮姓一人、浙女五十人中王姓一人。

戊辰(十六日),命潞王常淓移驻湖州,周王恭枵、鲁王以海移驻江西、广东。

己巳(十七日),以刘洪起为提督汝宁、开封等处总兵官;时河南尽失,洪起独支持光、黄间。

庚午(十八日),命王永吉总督防河、钱继登兼抚扬州。左梦庚兵至池州。

壬申(二十日),诏暴左良玉罪状。总兵郑鸿逵奏:破高杰营乱兵于江中。我大清兵围扬州;刘泽清假入援,大掠而东。

丙子(二十四日),以霍达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苏、淞。

丁丑(二十五日),我大清兵克扬州,督师兵部尚书大学士史可法、扬州知府任民育等死之。甘肃团练总兵官刘肇基及原任兵部右侍郎张伯鲸等俱遇害,总督兵部侍郎卫胤文、监纪主事何刚先后赴水死(详「忠义」传)。

戊寅(二十六日),召对群臣,王铎犹请经筵讲期。

五月壬午朔,以李彬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河南。

癸未(初二日),移惠王常润于嘉兴。黄得功击左梦庚于坂子矶,败之。

丙戌(初五日),进封黄得功靖国公,世袭。

丁亥(初六日),封郑鸿逵为靖卤伯。以杨文骢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常、镇。时士英与韩赞周、卢九德议各门下闸,辰开午闭。

戊子(初七日),集清议堂议事,预坐者十六人:马士英、王锋、蔡奕琛、陈于鼎、张捷、陈盟、张有誉、钱谦益、李乔、李沾、唐世济、杨维垣、秦镳、张孙振、钱增、赵之龙;各窃窃偶语,百官皆不得与。是日昼晦,大风雨;人心汹汹。我大清兵取瓜州;门栏桌椅结大筏,燃灯烛、施号炮,乱流而下。南岸以为北骑渡江也,炮石击之,日奏捷,辕门鼓角震天;京口民牛酒犒劳,欢舞腾发。

己丑(初八日),夜大雾,我大清兵从坎坛桥狭流轻舟飞渡。庚寅(初九日)黎明,升高阜,设亭幛,击鼓吹螺,我大清兵开闸放舟蔽江而南。诸军始觉,仓皇列阵甘露寺。铁骑冲之,悉溃;文骢走苏州、鸿逵与郑彩等入海。我大清兵遂取镇江。

辛卯(初十日),都中各城闭门。上集内官问计,韩赞周曰:『兵力单弱,守和无一可者;不若亲征,济则可以保社稷,不济亦可以全身』!上不听;集梨园子弟杂坐酣饮。漏二鼓,内官数十人跨马出通济门,赞周从之,文武百官无知者;宫娥、女优杂沓西华门外。昧爽,刘孔昭斩关走太平。

壬辰(十一日),马士英挟太后出奔杭州;兵民拥立北来太子于武英殿,殴王铎几死。

癸巳(十二日),上至太平,刘孔昭不纳;走芜湖,总兵黄斌卿已遁。上匿黄得功麾下总兵翁之琪舟中,往就得功营。仓卒无玺,以幅纸书官衔、姓名,命阮大铖、朱大典兼东阁大学士督师;以扬州府同知李继晟为右佥都御史,巡抚安庆。是日,总督京营忻城伯赵之龙具表迎降。

丙申(十五日),我大清兵营于城北,大学士蔡奕琛、王铎、礼部尚书钱兼益暨勋戚文武皆降。大臣殉难者:刑部尚书高倬自缢死。工部尚书何应瑞自缢不死,复自刎,为其子所持,终事不可考。吏部尚书张捷微行至鸡鸣寺,以佛幡自缢死(或曰捷闻百姓殴王铎,惧祸及自裁也)。左副都御史杨维垣偕其妾朱氏、孔氏自缢死(或曰维垣蹙二妾死,置三棺,中题「杨某之柩」而窍其下。夜遁至秣陵关,为怨家所杀)。礼部主事黄端伯、户部郎中刘成治、主事吴嘉胤、中书舍人龚廷祥、钦天监博士陈于阶、监生吴可箕等皆死之。

上将幸杭州,命朱大典、方国安以部兵先发,得功断后。未发,而叛将刘良佐引追兵至,得功自刎死。良佐麾军劫其营,将士仓卒谋渡而浮桥锁忽断,中军翁之琪投江死。左协总兵田雄入上舟负上,与右协总兵马得功出降。

丙午(二十五日),良佐挟上至南京。以无幔小轿入城,首蒙帕,衣蓝布衣,油扇掩面;百姓夹路唾骂,投瓦砾。乘马至内守备府见我豫王,叩头。豫王宴之灵璧侯府,坐北来太子下;赵之龙暨礼部八人与宴。豫王问北来太子事,上不答。豫王又曰:『我兵尚在扬州,汝何便走?自主之邪,抑人教之邪』?汗流浃背,俯首无言。终席,拘于江宁县。九月甲寅(初六日),北去。隆武帝立,遥上尊号曰「圣安皇帝」。明年五月,殂于北京;永历帝上谥曰「安宗简皇帝」。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