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女科切要

血崩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崩淋之病,相似而实不同,崩者如土之崩,其势大下而不禁,乃血热而兼气虚,不能收摄也。淋者如水淋漓,艰涩而不通快,乃内郁热而气亦滞也。然崩则纯血,淋则有赤白沙石之异,赤者属血,白者属气,沙石者,气血之尤浊者也。治此病者,惟调其气血,清其内热而已。

郑文康曰:妇人暴崩下血,此因肾水阴虚,不镇制胞络相火,故血走而崩也,凉血地黄汤主之。然此症多起于内伤,若小腹不痛,只宜此药,或八物汤加芩连。若痛者,先宜大剂四物汤,归身、白芍、川芎倍之,加醋制香附。若用补药,宜补宫汤加芩连。又血崩证有二说:瘀血也,空痛也。瘀血者,体必作寒热;空痛者,不作寒热也,瘀血则当去,空痛则当补。亦有血海虚寒,外乘风冷,搏结不散,血气成块而得之,宜神仙聚宝丹。又有血气损而得之者,凝聚成块,七 八瘕,上则气逆呕吐,下则泻痢五血,宜内炙散。血崩之人,如服煎药不效者,火也,三黄汤主之,去大黄,加黄柏。如妇人血崩不止,乃冲任虚弱,脏腑虚冷所致也。亦有小腹急痛,兼下赤白带,宜加减吴萸汤,或艾煎丸。若去血过多,气血不足,四肢倦怠,宜增损四物汤。盖妇人血漏血脱,则宜固气,此古圣之心法也。先补胃气,以助生发之源,诸甘药为之先务,益胃升阳汤是也。此药人皆认以为补气,殊不知甘能生血,此亦阳生阴长之理也。又人身以谷为宝,药料须视其食之多寡而轻重之,毋令药气胜于谷气乃妙耳。如腹痛,加乌药三分,官桂少许。口渴者,加葛根三分。如妇人年老血崩,八物汤加芩连。此一时急救之药也,必先顾其胃气为妙,如血崩,服煎剂不止,易用散子之药,如棕灰锅底墨,炒黑山栀、槐花、侧柏、人参、黄 、甘草之类为末,童便送下。若以为丸更妙,或用小蓟汁、藕汁调服。经曰:带下血崩,脉多浮动虚迟者生,实数者重。诀曰:生地合蒲黄,黄芩黄柏凉,人参兼五味,解毒细煎汤,水煮空心服,崩中带下良。暴者属血热,宜养血清火,治宜温清散。血崩月久属虚寒,又宜温补,宜益母汤。其寸口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寒虚相搏,此名曰革。

温清散

归身 熟地 白芍 黄连 黄芩 川芎 山栀(炒) 黄柏(盐炒,各一钱)

水煎服。

益母汤 凉血补血。

熟地 陈皮 香附 阿胶 益母草 白术 蒲黄 甘草 黄芩(各一钱)

水煎,空心服。

五灰散 凉血止血莲房灰 黄绢灰 血余 百草霜 棕灰 白芨

为末,蜜丸,米饮下。

张三锡曰:崩有五种,青崩如蓝色,黄崩如烂瓜,赤崩如绛泽,白崩如涕液,黑崩如瘀血。崩漏不止,四物加炒白术、参、 、香附、炒地榆、炒蒲黄、棕灰、升麻、血余、水煎。头昏项强者,四物汤加柴胡、防风。虚冷清泻者,四物汤加官桂、附子、姜、枣,水煎。胃虚呕吐者,四物加人参、白术。虚烦不眠者,四物加人参、淡竹叶。发寒热者,四物加柴胡。

崩中漏下五色者,用赤石脂禹余粮汤。

槐芩散 治崩中不止

炒槐米(三两) 黄芩(二两)

炒研为末,每服五钱,霹雳酒调服。

赤石脂禹余粮汤

赤石脂( ) 禹余粮( ) 牡蛎( ) 乌贼骨(去甲) 伏龙肝 上肉桂(各等分)

为细末,酒调服。

凫柴散 专治妇女血崩。

地栗每岁用一个,烧灰存性研服,温酒送下。

补宫汤 治血崩,身发寒热。

熟地 白芍 阿胶 地榆 艾叶 川芎 归身

水煎服。

又方(亦名补宫汤) 治崩淋,冲任虚损。

赤石脂 地榆 归身 艾叶 甘草 石菖蒲 白芍 川芎 蒲黄(炒) 熟地 小蓟

水煎,冲热酒半杯服。

益胃升阳汤

人参 白术 黄 当归 陈皮 黄芩 升麻 柴胡 甘草 神曲 姜 枣

水煎服。

三黄汤

黄芩 黄连 黄柏(盐水炒)

百补汤 治血淋。

大熟地 当归 川芎 白芍 阿胶 新会皮 地榆(炒炭) 水煎服。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