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辽海丛书

●《遼東行部志》批注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金·王寂撰

李文信遺注

李仲元整理

《遼海叢書》第八集之一冊

一、瀋州,今瀋陽舊城。此新城指遼東新城,與漢晉舊遼東襄平相對而言,非高句麗新城極為明白。後世方志多指為高麗新城實誤。遼東為大氏所有全無根據,王寂非史家,所談史實多誤。

[原文]「明昌改元春二月十有二日丙申,……是日宿瀋州。……其後或治故城,或治新城,實今之瀋州也。又,韓穎《瀋州記》云新城即瀋州是也……遼東之地為渤海大氏所有。」(第一頁)

二、望平,今新民大古城子,古梁魚務?章義,遼廣州昌義縣。今彰驛站城東高華堡村大土城是其遺址。彰義站城為明代長勇堡。

[原文]「丁酉次望平縣。望平本廣寧府倚郭山東縣也,朝廷以廣寧距章義縣三百餘里,路當南北之衝,舊無郡邑,乃改山東為望平治梁魚務。」(第一頁第十三行)

三、廣寧今北鎮。

[原文]「戊戌次廣寧。」(第一頁)

四、閭陽新縣,舊南州寨,大定廿九年移此。按同昌縣去閭陽新縣二百餘里,又多山路,一日不能至,日次必有誤。

[原文]「甲辰次閭陽新縣……乙巳次同昌。」(第三頁)

五、成州、今阜新西紅帽子城。黏朮當是史表岩母堇改封秦晉長公主,後加大長,嫁韓國王肖惠。

[原文]「乙巳次同昌,舊名成州,長慶軍,節度使,始建于遼聖宗女晉國公主黏朮,以從嫁戶置城郭市肆。」(第四頁)

六、白川州,今北票黑城子,但四杰板故城開泰石幢亦有白川州款,可能屬白川,非州治。

[原文]「丙午次宜民縣……舊號川州,長寧軍節度使,或謂白川州……」(第四頁)

七、胡土虎寨為胡土虎猛安治所,實可譯為胡土虎千戶所。屬懿州路。見《金史》一二八循吏石抹元傳。

[原文]「戊申次胡土虎寨。胡土虎漢語渾河也。」(第四頁)

八、懿州,今阜新塔營子城址。「初古」遼公主表「槊古」,封越國,進封晉國,進晉蜀國長公主,後加大長公主。無燕國之號。嫁蕭孝忠,非孝惠。與史表不合。聖宗紀太平三年正月賜越國公主私城,名懿州。

[原文]「己酉……宿懿州寶岩寺。懿州寧昌軍節度使,

古遼西郡柳城之域。遼聖宗女燕國長公主初古所建,公主納國舅蕭孝惠……」(第五頁)

九、大定丁酉為十七年,寂為遼東漕運副使,下次咸平條亦有昔予運漕遼東語。

[原文]「庚戌……大定丁酉予貳漕遼東。」(第五頁)

十、葯師公主當即槊古公主小名。

[原文]「癸丑……嘗聞老宿相傳,此遼葯師公主之舊宅也。」(第七頁)

十一、靈山縣,在懿州、慶云縣之間,而距慶云較近。

[原文]「丁巳……是夕宿靈山縣之佛寺。」(第八頁)

十二、禖川,應為祺州之誤,遼祺州為遼州支郡,統慶云一縣。金史地志作祺州,廢州存縣。今康平小塔子城址是。

[原文]「戊午早解鞅于慶云縣。縣本遼之禖川。」(第八頁)

十三、榮安縣,遼榮州,金史地理志云,東有遼河。

[原文]「己未,晚達榮安縣,昔在遼為榮州。」(第九頁)

十四、安州。今昌圖北四面城,即龍州、通州,早期黃龍府,渤海扶餘城。金史地理志云,北有細河,領縣有歸仁,遼為安州,不知何時廢,縣改屬通州。遺址當在榮州和舊韓州間,洪皓《松漠紀聞》:在宿州即肅州北,實應在八面城南或西南。

[原文]「辛酉次歸仁縣。……在遼時為安州,本朝改降為縣。」(第十頁)

十五、柳河縣,舊韓州,今昌圖八面城。

[原文]「癸亥次柳河縣,舊韓州也。」(第十頁)

十六、韓州,九百奚營,亦日奚營,地當南北要道,南有安州、肅州,北有信州、威州。即今梨樹縣北偏臉城。金地志云,附郭縣曰臨津,未詳何年置。一九五八年深翻地時,在八面城中出土二陶印,一作「柳河縣印」,一作「臨流縣印」,不作臨津。縣名或經過改變亦未可知。

[原文]「乙丑次韓州……遼聖宗時并三河榆河二州為韓州……以州非衝涂,即徙于舊九百奚營,即今所治也。」(第十頁)

十七、叩畏為清河,應作叩畏必剌,清河也。金史地志,瀋州挹樓注,有清河,國名叩畏必剌可證。河道當是今西豐開原的滱河亦作扣河,又通稱大清河,其南支稱哈達河、清河或小清河。惜營址實地難指。由此知扣河一名為女真語,并為西豐添一史料。

[原文]「甲戌次叩畏千戶營,叩畏漢語清河也。宿耶塔刺寨。」(第十三頁)

十八、東北古多牡丹,洪皓《松漠紀聞》已敘及,可與此條互證。

[原文]「己卯,予公餘塊坐,因念舊年逐食于此,嘗游李氏園時牡丹數百本,方爛漫盛開。」(第十四頁)

十九、松山,當即上乙亥所經之和魯奪徒,漢語松山也,以日程計之,當在西豐開原之間。

[原文]「壬午,問囚既罷,因詢故吏予舊識王本者,今在何地。吏曰:棄家久矣,今住松山尹皮袋之舊居。(第十五頁)

二十、唐劉仁恭子守文,守奇、守光,宏不知誰出。宏曾孫金涿州同知元德墓志在解放初已于開原老城鎮北五里黃龍崗出土,明昌元年死葬,所敘世系事迹頗詳。石存開原文化館。

[原文]「癸未,登紫霞山,觀宇文叔通撰劉司空神道碑。劉公名宏,字子孝,唐燕王仁恭之七世孫也。」(第十六頁)

二十一、遼肅州、宋人往往寫作宿州,清安縣名仍舊,遺址在開原縣北,四平南,明設堡,訛稱清陽。

[原文]「乙酉,宿清安縣……世傳遼太祖始置為肅州,本朝改降為縣。」(第十六頁)

二十二、弘理大師即金上京都僧錄宣微弘理大師,其號見金天德銅鐘刻款,死葬開原崇壽寺,有塔。所謂西塔寺當是此也。

[原文]「己丑,謁侍御史范元濟于西塔寺,即別,登九曜閣,有蔡正父所撰弘理大師碑。」(第十七頁)

二十三、遼之銅州應為同州,遼史地志訛為尚州。又遼同州領東平、永昌二縣,金始并為東平一縣,屬咸平府。其遺址當在開原縣南中固一帶。

[原文]「庚寅,宿銅山縣。銅山遼之銅州也,本朝改為東平縣焉。」(第十六頁)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