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所至,太阳病 湿 ,此三种宜应别论,以为伤寒相似,故此见之。
证
太阳病,发热无汗,反不恶寒,名曰刚 。
太阳病,微热汗出,不恶寒,名曰柔 。(《病源》云恶寒。)
其证身热足寒,头强项急,恶寒时头热,面赤目脉赤,独头摇,卒口噤,背反张者, 病。
太阳病,发汗太过,因致 。(《素问》曰:太阳所至,为寝汗 。又云:肺热移于肾,传为柔。始太阳中风,发热而过迫肺金,金投子而避害,故移热于肾水,水为火迫则上升,复凌心位,水入火乡而为汗,若汗太多,因而熟寐,汗反为冷湿之气复着太阳经,故发 也。)
病卧不着席,小儿腰背去席二指,大人侧掌,为难治。 病脉弦,直上下行。
仲景云:太阳病证,其身体kt kt 然,脉反沉迟者,为欲作 ,宜桂枝加栝蒌汤。(栝蒌不主中风,项强kt kt ,其意治肺热,令不能移于肾也,桂枝汤内当加栝蒌四两。)
病不宜大发汗及针灸,宜小汗之。
柔 宜桂枝加葛根汤。(桂枝汤内加葛根四两。)
刚 宜葛根麻黄汤。(方在解表证中。)
刚柔 加减葛根麻黄汤。
葛根 麻黄 生姜(各一两) 防风 芍药 白术 人参 芎 黄芩 防己 桂枝 甘草(各半两) 附子(一枚)
咀,水六升,先煮麻黄、葛根数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饮服一盏,食顷再服,日四五,夜二三。柔 自汗者,去麻黄加葛根成一两半。
刚 ,胸满口噤,卧不着席,脚挛急,其人必 齿,宜大承气汤下之。(方在可下证中。)
湿证
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缓,湿痹之候。其人小便不利,大便反快,只当利其小便,宜五苓散。(方在可水证中。)
湿家之为病,一身疼,发热,身如熏黄,仍治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宜黄 汤。
黄 (二两半) 防己(二两) 甘草(一两) 白术 生姜(各一两半) 枣(十六个)
咀,水四升,煎至二升,去滓,温饮一盏,食久再服。喘者,加麻黄一两;胃中不和者,加芍药一两半;气上冲者,加桂枝一两半;下有陈寒者,加细辛一两,服后当如虫行皮中。从腰下如冰,坐浓被上,又以一被绕腰以下,令微汗出。
湿家,其人但头汗出,背强,欲得被覆向火。若下之早则哕,胸满,小便不利,舌上如苔者,此丹田有热,胸上有寒,渴欲得水而不能饮,口燥故也。
湿家下之,额上汗出,微喘,小便不利者,死;下利不止者,亦死。
问曰:风湿相搏,一身尽疼痛,法当汗出而解,值天阴雨不止,汗出已解,身复痛,何也?答曰:发其汗,汗大出者,但风气去,湿气续在,是故不愈也。若治风湿者,发其汗,但微似欲出汗者,风湿俱去也。
湿家病身上疼痛,发热,面黄而喘,头痛鼻塞而烦,其脉大,自能饮食,腹中和无病,病在头中寒湿,故鼻塞,细末瓜蒂,含水搐少许鼻中则愈。
湿家身烦痛,可与麻黄汤内加白术二两。(麻黄汤在可汗证中。)
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则剧者,此名风湿。此病因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于冷所致也,可与杏仁薏苡汤。
麻黄(一两半) 杏仁(四拾五枚) 薏苡仁 甘草(半两)
咀,以水二升,先煮麻黄一二十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一升,去滓,温二三服。
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烦痛,不能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宜桂枝附子汤。
此治大便自利,小便不利者。
桂枝(二两) 附子(二枚) 生姜(一两半) 大枣(十二枚) 甘草(一两)
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四服。若大便坚,小便自利者,去桂枝加白术二两,煎如前法。初一二服,身如痹,半日许服之都尽,其人如冒状,勿怪,此乃术、附并走皮肤,逐水气未得除,故使之耳。
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极,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被,或有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
附子(二枚) 白术(二两) 桂枝(三两) 甘草(二两)
咀,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三服。身肿者加防己二两;悸气、小便不利加茯苓一两半,溢水成四升,煎一升三合。
证
太阳中热者, 是也。其人汗出恶寒,身热而渴,白虎汤加人参主之。(方在厥阴证中。)
太阳中 者,身热疼重而脉微,此夏月伤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也,瓜蒂汤主之。
瓜蒂(二十七枚)
水半升,煮取二合半,去滓,温服。
太阳中 ,发热恶寒,身重而疼痛,其脉弦而细,芤而迟,小便已,洒然毛耸,手足逆冷,小有劳,身即热,口前开,板齿燥,若发其汗,则恶寒甚;加温针,则反热甚;下之,则淋甚,宜大小橘皮汤。(大橘皮汤在不可汗证中。)小橘皮汤(主手足冷呕哕。)
橘皮(二两) 生姜(四两)
咀,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作四服,稍热呷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