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经方一百首

024、葛根汤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组成用法]

麻黄10~15g、葛根30~50g、桂枝10~12g、芍药10~30g、炙甘草10~15g、生姜15~20g、大枣5~15枚。

水煎,分2~3次温服,取汗为度。

[方证]

1.口噤、项背强痛或拘急、紧张,无汗恶风及下利者。

2.头疼、发热、恶寒,脉浮紧而项、肩,背、腰等处凝滞、强直或曲伸不利者。

[现代应用]

1. 头连项,背及腰。 以项背腰部强痛拘急,紧束不舒为特征的疾病多用本方。如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颈椎病、落枕、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腰扭伤、慢性腰肌劳损等。对于使用胃复安(又名灭吐灵)出现的锥体外系症状(如斜颈)等也可使用本方。

2.本方的作用趋势有“升”的特点,因此,对于头面部三叉神经痛、面神经炎、痤疮、脑供血不足等;暴聋、中耳炎、牙龈炎、牙周脓肿、牙髓炎、鼻窦炎、过敏性鼻炎、扁桃腺炎、急性传染性结膜炎、虹膜炎、麦粒肿等五官科疾病也有较多的应用机会。

3.其他方面,如用于急性肠炎、细菌性痢疾的初起发热,恶寒,脉数者,属于“逆流挽舟’’之法;还用于高血压病、脑动脉硬化症等。

[经验参考]

本方是在桂枝加葛根汤的基础上再加麻黄而成。桂枝加葛根汤主治桂枝汤证见项背强兀兀者,加麻黄不仅仅使主治的方向由汗出变为无汗,其使用的范围已经远远超出了发汗的狭义空间。麻黄本身的使用范围就非常宽广,与桂枝相配伍则方剂的作用更加趋向于表层,再配以葛根之“升”,尢疑使本方的走上趋势显得特别突出。“项背强兀兀”是应用本方的重要指征,”项背部是本方治疗的主要方向,如细野史郎认为本方的使用目标是“后头部,项、肩背强硬”。如《伤寒九十论》载一人病伤寒,无汗、恶风、项虽屈而强,医者以桂枝麻黄各半汤与之。叔微曰,非其治也,是谓项强兀兀,葛根证也。投,戢戢然微汗解。翌口项不强,脉已和。《经方临证指南》载刘渡舟先生治朱某外感风寒,诊见头项强直疼痛已两天。伴肢节疼痛,恶寒,无汗,口不渴。舌苔白,脉数有力。用葛根汤原方,一剂汗出,两剂而愈。“强兀兀”可以作为一种被动体位来理解。同时,也可以引申为“项背”以外其他部位的被动姿势。如《丛桂亭医事小言》载原南阳先生曾治—商人的妻子,每逢秋天就出现严重的哮喘,痛苦不堪,动作经常不能自主。来诊治时,见她把胳膊架在火炉台上坐着。据称数十日不能动,睡觉也是这个姿势。稍微倾斜身体,就立刻出现强烈的喘悸。饭可以吃一碗左右。问她发病时的情况,答曰:背和项好似木版,回头时也觉疼痛。某医曾嘱服八味九,服至百粒喘稍减。先生予服葛根汤,五剂即可站立走路,继服至痊愈。

用于外感发热性疾病时要注意体质状态,以外观肌肉比较结实者多见,罕见于虚弱体质者。脉象也多充实有力,属浮紧(脉沉则不可用),按之有汩汨上扬.举动于指之势。但麻黄汤证也常见这种脉象,这就要全面诊察,同中求异。葛根是方中主药,而且葛根的剂量重于麻黄,所以本方相对来讲,颈项疼痛、紧张更突出;而麻黄汤则麻、杏为主,故以喘咳为主。就发热、项强的鉴别,还要注意是否有葛根芩连汤证。因葛根芩连汤证为里热与外邪相结为患,故以汗出、急迫而喘,下利,脉促,心下痞为特征。就加减来看,颈椎骨质增生引起颈项腰背疼痛甚者,加茯苓,苍术,川附子(胡希恕先生经验);颞颌关节炎症见口噤难以开合者,加钩藤、丹皮、玉竹、生石膏(刘渡舟教授经验);上半身的痹痛、痉挛,加百部、清风藤、苍耳子、僵蚕等(冯世纶教授经验);全身皮肤瘙痒,搔之则流血,皮肤表面隆起,界限分明,周围有红晕者,加赤芍、丹皮、荆芥、当归;如伴有呕吐者,则加半夏;治疗鼻炎、鼻窦炎加桔梗、生薏苡仁、辛夷、石膏等;当湿热利夹有表证时本方也可以与葛根芩连汤合方使用。

[原文点睛]

1.太阳病,项背强兀兀,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31)

2.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有下利,葛根汤主之。(32)

3.太阳病,无汗而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痉,葛根汤主之。(《金匮要略》第二篇第十;条)

葛根四两、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两(去皮)、生姜三两(切)、甘草三两(炙)、芍药二两、大枣十;枚(掰)。

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白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余如桂枝汤将息及禁忌,诸汤皆仿此。

[注论精选]

王晋三:葛根汤即桂枝汤加麻黄、葛根以去营实,小变麻桂之法也。独是葛根麻黄治营卫实,芍药桂枝治营卫虚,方中虚实重复者,其微妙在法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后纳诸药,则是发营卫之汗为先,而固表收阴袭于后,不使热邪传人阳明也,故仲景治太阳病未入阳明者,用以驱邪,断入阳明之路。若阳明正病中,未尝有葛根之方,东垣易老,谓葛根足阳明纤土药,误矣(《绛雪园古方选注》)。

吴谦等:是方即桂枝汤加麻黄、葛根也。麻黄佐桂枝,发太阳荣卫之汗:葛根君桂枝,解阳明肌表之邪。不曰桂枝汤加麻黄葛根,而以葛根命名者,丛意重在阳明,以呕利多属阳明也。二阳表急,非温服复而取汗,其表未易解也。或呕,或利,里已失和,虽啜稀粥而胃亦不能输精于皮毛,故不须啜粥也(《医宗金鉴》)。

郭子光:本方有解表滋液,舒缓筋脉之功,方以葛根为主药,舒缓筋脉,治因血滞而筋脉挛缩所出现的项背强,配芍药则行血舒筋之功增强;麻黄、桂枝解表散邪;生姜发表顺气;大枣滋养阴液;甘草调和诸药(《日本汉方医学精华》)。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