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老子集注

第三十七章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96]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97] 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 [98]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99]

【注释】

[96]出来了!出来了!在《道经》的最后,终于出来了。“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虽然说起来轻松,但我们前面足足学习了36章之多!让我们先回顾一下前面的内容!

第一、二章讨论基本问题;第三、四、五、六章讨论应该让人民处于什么“状态”;第七、八、九、十、十一章论述治理国家机构的原则;第12~26论述圣人或说“修身”的原则;第27~36论述直接治理人民的原则。

所以我们看到,老子一共从四个方面对“道”加以阐述。对于这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我们将在附录中专门用一章加以讨论。总之,现在我们知道,贯穿这四方面的就是“道”。而“道”的基本原则即“无为而无不为”。

[97]统治如果不脱离“道”的规律,繁复的事物将自动消失而归于无形。所谓“万物将自化”需要特别强调这个“自”字。即主动的因素只是相对消极的等待而已。而万物在其无限的自我展示达到穷尽而趋于消失之时,即“化”了。“化”到那里去了,或说“化”为什么了呢?“道”。

[98]这里需要理解,什么是“作”,什么是“无名之朴”。“作”,恐怕还好理解一些。所谓“作”,即“化”的对立面。既然我们知道化是消失,归于虚无的运动,那么我们只要把思路反过来就能大概知道“作”的意思了。“作”是生成,归于实有的运动。如果不是说得十分露骨,“作”即造反。

众所周知,对付造反无非就是镇压罢了,那么,什么是“无名之朴”呢?既然是“无名”,又怎么对付物质的反抗呢?所以这里还需要强调这个“欲”字。就是说,是处于“化”与“作”之间的状态;但发展的趋势是“作”而不是化。正是在这个“微妙”的时刻,“吾将”只能“镇之以无名之朴”。就是说,如果手段过于暴力的话,违反了“无为”的原则,“为者败之,执者失之”;如果没有任何“表示”,则必“作”无疑。

或者说,这是意志力的抗衡。而为什么我会认为我一定会赢呢?“道常无名。朴虽小,而天下莫能臣也”。就是说,因为我没有脱离道的统摄,我依然放任而下流。所以我没有处于抗衡。反抗的意志因此失去它的重心。它将转向对自己的否定。所以虽然说我将“镇之”,,但其实起到“镇”的真正作用的正是“作”自身。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我认为我会胜利,如此等等。

另,《围炉夜话》中有“泼妇之啼哭怒骂,伎俩耍亦无多,静而镇之,则自止矣;谗人之簸弄挑唆,情形虽若甚迫,淡而置之,则自消矣”的话,道理相同。

[99]何为“不欲”?“不欲”就是不表露自己的“欲”。只有“不欲”,消除了“意志”的因素,统治才能安定下来。综观中国历史,正是其“欲”过于露骨,所以统治显得极为困难,造反显得极为经常,令所有的外国人吃惊。

【译文】

“道”经常没有作为,但没有一件事物不是它所为。候王如果能守住“道”,那么包括人类在内的万物将会自然地化生。它们在化生时利欲之情发作,我将用“无名”的“道”(“朴”)来镇定它们。用“无名”的“道”(“朴”)镇定,它们将不存在利欲之情。不存在利欲之情就会清静,天下将自然地安定。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