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度论》(三三)说:这是『佛弟子抄集要偈』;十二分教中,属于优陀那 (Udāna)。(参俱舍论一)宋译的法句,题作「法集要颂」,即是法优陀那的义译。一切有部的《大毘婆沙论》说:『佛示现涅槃后, 大德法救( Dharmatrāta )展转随闻,随顺纂集,制立品名:谓集无常颂,立为无常品,乃至梵志颂,立为梵志品』(婆娑论一);即指法句而说。 然依吴支谦(公元二三〇顷作)的法句偈序说:『五部沙门,各
法句经转载自网络,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让更多读者阅读欣赏,本站愿与您一起共建良好的阅读环境!
天下书楼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您的权益,请联系网页底部邮箱,我们将尽快删除。
《智度论》(三三)说:这是『佛弟子抄集要偈』;十二分教中,属于优陀那 (Udāna)。(参俱舍论一)宋译的法句,题作「法集要颂」,即是法优陀那的义译。一切有部的《大毘婆沙论》说:『佛示现涅槃后, 大德法救( Dharmatrāta )展转随闻,随顺纂集,制立品名:谓集无常颂,立为无常品,乃至梵志颂,立为梵志品』(婆娑论一);即指法句而说。
然依吴支谦(公元二三〇顷作)的法句偈序说:『五部沙门,各自钞采经中四句六句之偈,比次其义,条别为品。...故曰法句』。法救为公元前一世纪人,他应该是纂集者。从五部沙门的各集法句而说,大抵先有名为法句的偈颂集,等到部派分流,各部又各有增编、改编。但既然都是从佛经中集出,也就不致因再编而损减了价值。
公元225年,维只难、竺将炎等人译出此初本。后来,竺将炎又带来13品,补成39品752偈(偈数算法不同,或算作757偈、758偈、759偈),此即《法句偈》39品本(后期集本),于225年顷,维只难、竺将炎等人译出,从〈无常品〉到〈吉祥品〉共计三十九品,为《法句经》混合本。
383年,竺佛念译出法救编的《出曜经=法句录》,内含约825-862偈,从〈无常品〉到〈梵志品〉,共计三十三品,此即《法句偈》33品本中期集本,并有法句偈颂之譬喻/因缘,以及对偈颂略作注释。
释尊的教说,不外乎「法说、义说」。略集诠法诠义的要偈,即名为「法句」、「义句」。与法句相对的「义句」,见于法藏部的四分律──三九、五四。 这与我国旧译的「义足经」( Arthapada )相合。在其它的学派中,称为「义品」( Arthavarga )。释尊的时代,二十亿耳(梵文Śroṇakoṭiviṁsa,巴利Sona Kotikanna )于佛前诵义品;古典的杂阿含经,说到『诵说法句』,这类法义的要集,释尊住世的时代,已经存在,实是最古的成文佛典。支谦序说:『其在天竺,始进业者,不学法句,谓之越叙。此乃始进者之鸿渐,深入者之奥藏』!意义深长而切要,偈颂又便于读诵。至今,锡兰等处,还是以《法句经》为初学者入门书。其实,这不但是「始进者之鸿渐」,还是「深入者之奥藏」呢!
法句经转载自网络,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让更多读者阅读欣赏,本站愿与您一起共建良好的阅读环境!
天下书楼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您的权益,请联系网页底部邮箱,我们将尽快删除。
- 无常品第一(二十有一章)
- 教学品法句经第二(二十有九章)
- 多闻品法句经第三(十有九章)
- 笃信品法句经第四(十有八章)
- 戒慎品法句经第五(十有六章)
- 惟念品法句经第六(十有二章)
- 慈仁品法句经第七(十有八章)
- 言语品法句经第八(十有二章)
- 双要品法句经第九(二十有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