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一瑞预测学

阴阳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一、阴阳的产生

阴阳学说是古代的哲学理论。阴阳来源于《易经》“太极生两仪”句,两仪就是阴阳。根据古人的认识,太极是一元论,阴阳是两分法。太极是一个大圆,内加上s形线流,分成阴阳两仪。阴阳本是两个矛盾的统一体。任何事物均可以用阴阳的属性来划分,但必须是针对相互关联的一对事物,或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这种划分才有实际意义。如果被分析的两个事物互不关联,或不是统一体的两个对立方面,就不能用阴阳来区分其相对属性及其相互关系。

二、太极为万变之源

阴阳进一步变化,就生出四象。如《左传》载有“物生而后有象,象而后有滋,滋而后有数”。象,就是物象、形象、象征、象限、象极等。物象滋长以后,在数量上、质量上都有一定的变化。两仪变为四象之说,仍要从头开始破译,太极为“〇”分两仪为阴阳,两仪进一步分化,变为四象。《春秋繁露》中说,“春为少阳,阴中之阳;夏为太阳,阳中之阳;秋为少阴,阳中之阴;冬为太阴,阴中之阴”。这就说明了阴阳之中还有太、少之分。

不只是季节,天地间万事万物都有阴阳四象之分。《素问·阴阳离合论》说:“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在,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既是说明阴阳的普遍性,也是介绍演绎推理之方法论、即“一阴一阳”也。《春秋元命苞》说:“阴阳聚而为云,和而为雨,阴阳凝而为雪,阴阳合而为雷,阴阳激而为电,阴阳交而为虹霓,阴阳怒而为风,乱而为雾,阴阳凝而为霜,阴阳散而为露”。说明风、雨、雷、电、霜、雪等与阴阳之气有关。

值得一提的是,多少年来我们只注重于一分为二的阴阳论,很少考虑或者说很少使用太极状态,在继承阴阳的同时,着重强调了太极状态----合神。

三、阴阳对立,阴阳互根

如阳仪代表白天、明亮、运动、刚强、在外、在上、功能、奇数等等;阴仪则代表黑夜、暗淡、静止、柔和、在内、在下、器质、偶数等。

所谓万物之生,负阴而抱阳。“阴阳互根”,有阴就有阳,有阳必有阴;无阳不生,独阴不长;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主外,阴主内;阳主动,阴主静等,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两个矛盾的统一体,只能互相促进,互相制约,不能分开;一旦截然分开,《内经》中叫做“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病就恶化。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阴阳的最初涵义是很朴素的,表示阳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后来引申为气候的寒暖,方位的上下、左右、内外,运动状态的躁动和宁静等。中国古代的哲学家们进而体会到自然界中的一切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而又相互作用的关系,就用阴阳这个概念来解释自然界两种对立和相互消长的物质势力,并认为阴阳的对立和消长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进而认为阴阳的对立和消长是宇宙的基本规律。

四、东西方阴阳论点的特点及不同

东方阴阳论,无论是对于客观宇宙还是对自身,都是用内悟其妙,寻求整体和谐的特点,是通过太极整体看阴阳。西方阴阳论,是对客观世界和人身都采取分析实证求其真的特点,不是悟其妙,而是尽解其迷,是通过阴阳看太极整体。两种论点都取得了辉煌成就。在古中国凝聚成客观结构合理,微观描述神秘的宇宙哲学观和科学观,于社会实践转化为中华古代传统的人伦社会哲学和古代实用科学技术。在西方则迟至文艺复兴以后才凝聚成近现代科学体系和实证分析哲学体系。

五、阴阳学说应用

我们不是哲学专家,更深的哲学理论不是我们研究的主题,我们只需明白一个道理就是,中医通过号脉可以断定人体的某些病变。西医通过具体的解剖可以看到人体的病变。两者结果一致,方法不同。

预测学也是一样,可以通过整体指导分析具体,也可通过具体分析推断整体。两者结合起来就是我们预测的理想方法。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