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说文解字注

第四十二部分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签qiān

注解:验也。验当作譣。占譣然不也。小徐曰:签出其处为验也。一曰锐也,贯也。□、贯二义相成,与占譣意相足。从竹韱声。七廉切。七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五卷□竹部

□tún

注解:榜也。木部曰:榜所以辅弓弩也。检柙弓弩必考击之,故广雅曰:榜,击也。引伸之义也。史、汉多言榜笞、榜棰。从竹殿声。殳部曰:殿,击也。此形声包会意。徒□切。十三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五卷□竹部

箴zhēn

注解:缀衣箴也。缀衣,联缀之也,谓签之使不散。若用以缝则从金之针也。尚书赘衣卽缀衣也。引伸之义为箴规。古箴、针通用。风俗通曰:卫大夫箴庄子。今左传作针庄子。从竹咸声。职□切。七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五卷□竹部

箾shuò

注解:□竿击人也。西京赋曰:飞□潚箾。薛曰:潚箾,□形也。按□者,网之以竿为柄者也。左传:舞象箾南钥。杜曰:象箾,舞所执。南钥,以钥舞也。箾不知何等器,岂以竿舞与。从竹削声。所角切。二部。虞舜乐曰箾韶。按音部引书箫韶九成,知皋陶谟字作箫。此云箾韶,葢据左传。左云见舞韶箾者,此作箾韶,见书,与左一也。孔疏云:箾卽箫字。释文箾音箫,与上文象箾音朔异。今按同为乐名,不当异义异音。疏引贾逵释象箾云:箾舞曲名,言天下乐削去无道。于箾韶又不引贾注。

路径:段注说文□第五卷□竹部

竽yú

注解:管三十六簧也。管下当有乐字。凡竹为者皆曰管乐。周礼笙师:掌教龡竽。大郑曰:竿三十六簧。按据广雅竽三十六管,然则管皆有簧也。通卦验、风俗通皆云长四尺二寸。竽与笙之管皆列于匏。宋书乐志曰:竽今亡。从竹亏声。羽俱切。五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五卷□竹部

笙shēngp197上

注解:十三簧。蒙上管乐而言,故不云管乐也。大郑周礼注曰:笙十三簧。按广雅云笙十三管,亦每管有簧也。象凤之身也。笙,正月之音。物生,故谓之笙。白虎通曰:八音,匏曰笙。匏之为言施也,在十二月万物始施而牙。笙者,大蔟之气,象万物之生,故曰笙。释名曰笙,生也,象物贯地而生也。按礼经:东方钟磬谓之笙钟、笙磬。笙犹生也。东为阳中,万物以生,是以东方钟磬谓之笙也。初生之物必细,故方言云:笙,细也。竽,大笙也。故竽可训大。大者谓之巢,小者谓之和。见释乐。孙云:巢高大,和小笙。乡射记曰:三笙一和而成声。三笙谓大者,一和谓小者也。从竹生。列管故从竹,正月之音故从生,举会意包形声也。韵会本无声字为长。所庚切。十一部。古者随作笙。通典曰:出世本。

路径:段注说文□第五卷□竹部

簧huáng

注解:笙中簧也。小雅:吹笙□簧。传曰:簧,笙簧也。吹笙则簧□矣。按经有单言簧者,谓笙也。王风左执簧传曰:簧,笙也是也。从竹黄声。户光切。十部。古者女娲作簧。葢出世本作篇。明堂位曰:女娲之笙簧。按笙与簧同器,不嫌二人作者,簧之用广,或先作簧而后施于笙竽,未可知也。

路径:段注说文□第五卷□竹部

□shí

注解:簧属。今之锁,簧以张之,□以敛之,则启矣。其用与笙中簧同也。从竹是声。是支切。十六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五卷□竹部

箫xiāo

注解:参差管乐。言管乐之列管参差者,竽笙列管虽多而不参差也。周礼小师注:箫,编小竹管如今卖饴饧所吹者。周颂笺同。广雅云:大者二十三管,小者十六管。王逸注楚辞云:参差洞箫也。象凤之翼。排其管相对如翼。从竹肃声。释名:箫,肃也。其声肃肃而清也。稣雕切。古音在三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五卷□竹部

筒dòng

注解:通箫也。所谓洞箫也。广雅云:大者二十三管无底是也。汉章帝纪:吹洞箫。如淳曰:洞者,通也。箫之无底者也。从竹同声。徒弄切。九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五卷□竹部

籁lài

注解:三孔龠也。龠部曰:龠,管乐,六孔,以和众声。按毛诗传曰:龠六孔。许龠下从之。此云三孔龠者,谓龠之三孔者则名籁也。郑注笙师、少仪、明堂位皆云:钥如笛,三孔。郑专谓籁耳。今本说文龠下为浅人所乱,然于此可以正彼。庄子人籁、地籁、天籁,引伸义也。大者谓之笙,笙,释乐作产。其中谓之籁,释乐作谓之仲,葢误。小者谓之箹。三句见释乐。大者葢六孔者也。中者三孔。从竹赖声。洛带切。十五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五卷□竹部

箹yuèp197下

注解:小籁也。从竹约声。于角切。二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五卷□竹部

管guǎn

注解:如篪,六孔。篪有七孔,见大郑笙师注。管之异于篪者,孔六耳。贾逵、大郑、许君、应劭风俗通、蔡邕月令章句、张揖广雅皆云如篪六孔,惟后郑周礼注、诗笺云如□而小,并□而吹之。今大予乐官有焉。十二月之音。物开地牙,故谓之管。风俗通曰:管,漆竹,长一尺,六孔,十二月之音也。物贯地而牙,故谓之管。物开地牙四字有脱误,当作物贯地而牙。贯、管同音,牙、芽古今字。古书多云十一月物萌,十二月物牙,正月物见也。从竹官声。古满切。十四部。管,古者管□玉。此句今正。舜之时,西王母来献其白管。见大戴礼、尚书大传。前零陵文学姓奚,于泠道舜祠下得笙玉管。见风俗通。孟康汉书注、宋书乐志皆云:汉章帝时,零陵文学奚景,于泠道舜祠下得笙白玉管。惟孟注无笙字。卢注大戴作明帝时,亦无笙字。夫□玉作音,故神人□和,凤皇来仪也。风俗通同。从王官声。按此疑出后人用风俗通沾缀。许书祇当云古者管以玉,或从玉。

路径:段注说文□第五卷□竹部

篎miǎo

注解:小管谓之篎。释乐:大管谓之簥,其中谓之篞,小者谓之篎。许无簥篞字者,许所据不从竹。从竹眇声。亡沼切。二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五卷□竹部

笛dí

注解:七孔筩也。文选李注引说文:笛七孔,长一尺四寸,今人长笛是也。此葢以注家语益之。风俗通亦云:长尺四寸,七孔。周礼笙师字作篴,大郑云:杜子春读篴如荡涤,今人所吹五空竹笛。按篴、笛古今字,大郑注上作篴,下作笛,后人妄改一之。大郑云五孔,马融赋亦云:易京君明识音律,故本四孔加以一。君明所加孔后出,是谓商声五音毕。然则汉时长笛五孔甚明。云七孔者,礼家说古笛也。许与大郑异。从竹由声。由与逐皆三部声也。古音如逐。今音徒历切。羌笛三孔。言此以别于笛七孔也。马曰:近世双笛从羌起。谓长笛与羌笛皆出于羌。汉丘仲因羌人截竹而为之,知古篴汉初亡矣。李善曰:羌笛长于古笛,有三孔,大小异。

路径:段注说文□第五卷□竹部

筑zhúp198上

注解:□竹曲五弦之乐也。以竹曲不可通。广韵作以竹为,亦缪。惟吴都赋李注作似筝,五弦之乐也。近是。筝下云五弦筑身,然则筑似筝也。但高注淮南曰:筑曲二十一弦。可见此器絫呼之名筑曲。释名:筑,以竹□之也。御览引乐书云:以竹尺击之,如击琴然。今审定其文,当云筑曲以竹□弦之乐也。高云二十一弦,乐书云十三弦,筑弦数未审。古者筝五弦,说文殆筑下□弦与筝下五弦互讹耳。筝下云筑身,则筑下不必云似筝,□李善亦昧于筑曲而改之。从□竹。持而击之也。□,持之也。乐书曰:项细肩圆,□法以左手扼项,右手以竹尺击之。史云:善击筑者高渐离。竹亦声。张六切。三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五卷□竹部

筝zhēng

注解:五弦筑身乐也。各本作□弦竹身,不可通,今依太平御览正。风俗曰:筝,谨按乐记五弦筑身也。今幷梁二州筝形如瑟,不知谁所改作也。或曰秦蒙恬所造。据此知古筝五弦,恬乃改十二弦,变形如瑟耳。魏晋以后,筝皆如瑟十二弦,唐至今十三弦。筑似筝,细项。古筑与筝相似,不同瑟也。言筑身者,以见形如瑟者之非古也。言五弦筑身者,以见筝弦少于筑也。宋书乐志改筑身为瑟身,误矣。从竹,筑本竹声,故从竹,卽从筑省也。筑、筝皆木为之。争声。侧茎切。十一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五卷□竹部

箛gu

注解:吹鞭也。风俗通曰:汉书旧注:箛者,吹鞭也。急就篇曰:箛篍起居课后先。师古曰:箛,吹鞭也。篍,吹筩也。起居谓晨起夜卧及休食时,督作之司以此二者为之节度。宋书乐志晋先蚕注:吹小箛大箛。按云鞭者,如长笛赋云裁以当簻便易持也。从竹孤声。古乎切。五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五卷□竹部

篍qiu

注解:吹筩也。吹鞭葢葭为之,吹筩葢竹为之。风俗通曰:汉书注:篍,筩也。言其声音篍篍。名自定也。从竹秌声。七肖切。按广韵七遥切。又音秋,古音在三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五卷□竹部

筹chóu

注解:壶矢也。礼记投壶篇曰:筹,室中五扶,堂上七扶,庭中九扶。注曰:筹,矢也。按引伸为泛偁。又谓计筭为筹度。从竹寿声。直由切。三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五卷□竹部

簺sài

注解:行棊相塞谓之簺。格五,见吾丘寿王传。刘德曰:格五棊行塞法曰:簺自乗五,至五格不得行,故云格五。庄子作博塞。从竹塞,塞亦声。先代切。一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五卷□竹部

簙bóp198下

注解:局戏也。六箸十二棊也。古戏,今不得其实。箸,韩非所谓博箭。招□注云:箟簬作箸。故其字从竹。从竹博声。补各切。五部。经传多假博字。古者乌曹作簙。曹字依韵会。各本作胄,非。广韵曰:出世本。

路径:段注说文□第五卷□竹部

筚bì

注解:藩落也。藩落犹俗云篱落也。筚之言蔽也。从竹毕声。□吉切。十二部。《春秋传》曰:“筚门圭窬。”见襄十年左传。杜曰:筚门,柴门。广韵曰:织荆门也。

路径:段注说文□第五卷□竹部

□ài

注解:蔽不见也。尔雅:薆,隠也。方言:揜、翳,薆也。其字皆当从竹,竹善蔽。九歌曰: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是也。大雅:爱莫助之。毛曰:爱,隐也。假借字也。邶风:爱而不见。郭注方言作薆而。从竹□声。乌代切。十五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五卷□竹部

□yán

注解:隿射者所蔽者也。依晋灼补上者字。此卽射雉之翳也,亦谓之廪。广雅廪作箖。从竹严声。语杴切。八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五卷□竹部

篽yu

注解:禁苑也。宣帝纪:诏池籞未御幸者,假与贫民。苏林曰:折竹以绳绵连禁御,使人不得往来。律名为籞。应劭曰:籞者,禁苑也。按苏、应说与许合。元帝纪:诏罢严籞池田,假与贫民。西京赋云:洪池清籞。清籞犹汉书云严篽也。晋灼释严籞为射苑,故引许□字之解,谓严与□同,可以训射,亦迂曲矣。从竹御声。鱼举切。五部。《春秋传》曰:“泽之自篽。”自当作舟。昭二十年左传曰:泽之萑蒲,舟鲛守之。鲛当是□误。许所据竟作舟篽耳。鲁语有舟虞,同也。□,篽或作□。从又从鱼。从又者,取扞卫之意。

路径:段注说文□第五卷□竹部

筭suàn

注解:长六寸。所□计历数者。所□二字今补。汉志云:筭法用竹径一分,长六寸。二百七十一枚而成六觚,为一握。此谓筭筹,与算数字各用。计之所谓算也,古书多不别。从竹弄。稣贯切。十四部。言常弄乃不误也。说从弄之意。

路径:段注说文□第五卷□竹部

算suàn

注解:数也。论语:何足算也。郑曰:算,数也。古假选为算,如邶风不可选也,车攻序因田猎而选车徒,选皆训数是也。又假撰为算,如大司马羣吏撰车徒。郑曰:撰读曰算,谓数择之也是也。筭为算之器,算为筭之用,二字音同而义别。从竹具。从竹者,谓必用筭以计也。从具者,具数也。读若筭。苏管切。十四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五卷□竹部

□xiào

注解:喜也。从竹从犬。徐鼎臣说孙愐唐韵引说文云:□,喜也。从竹,从犬。而不述其义。考孙愐唐韵序云:仍篆□石经勒存正体,幸不讥烦。葢唐韵每字皆勒说文篆体,此字之从竹犬,孙亲见其然,是以唐人无不从犬作者。《干禄字书》云:咲通,□正。五经文字力尊说文者也,亦作□喜也,从竹下犬。玉篇竹部亦作□。广韵因唐韵之旧亦作□。此本无可疑者。自唐□度九经字□始先笑后□,引杨承庆字统异说云从竹从夭。竹为乐器,君子乐然后笑。字统每与说文乖异,见□应书。葢杨氏求从犬之故不得,是用改夭形声,唐氏从之,李阳冰遂云竹得风,其体夭屈如人之笑。自后徐楚金缺此篆,鼎臣竟改说文□作笑,而集韵、类篇乃有笑无□,宋以后经籍无□字矣。今□顾野王、孙愐、颜元孙、张参为据,复其正始。或问曰:从犬可得其说乎。曰从竹之义且不敢□言,况从犬乎。闻疑载疑可也。假云必不宐从犬,则哭又何以从犬乎。哭之狱省声乃亦强作解事者为之也,详哭下。私妙切。二部。又按宋初说文本无□,铉增之,十九文之一也。孙偭但从竹从犬,其本在竹部,抑在犬部。铉不能知,姑缀于竹末。今依之,恐有未协。凖哭从犬求之,□或本在犬部,而从竹部之字之省声,未可知也。

路径:段注说文□第五卷□竹部

第dìp199上

注解:次也。从竹第。此见毛诗正义卷一之一引说文。其在弟部,抑竹部,今不可知,要孔冲远所据有此篆无疑,俗省弟作第耳。特计切。十五部。文百四十四 今补第则百四十五。重十五

路径:段注说文□第五卷□竹部

箕ji

注解:所□簸者也。所□者三字今补。全书中所□字为浅人□者多矣。小雅曰: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广韵引世本曰:箕帚,少康作。按簸扬与受□皆用箕。从竹□。象形,丌其下也。四字依韵会本。今各本丌下互讹。居之切。一部。凡箕之属皆从箕。□,古文箕。象形不用足。今之箕多不用足者。□,亦古文箕。下象竦手。□,亦古文箕。此象箕之哆口。□,籒文箕。依大徐作籒。按经籍通用此字为语词。渠之切,或居之切。□,籒文箕。从匚。会意。匚部曰:□,籒文匚。

路径:段注说文□第五卷□箕部

簸bo

注解:扬米去□也。与播布之义相近。从箕皮声。布火切。十七部。文二 重五

路径:段注说文□第五卷□箕部

丌jip199下

注解:下基也。字亦作六,古多用为今渠之切之其。墨子书其字多作六。六与丌同也。荐物之丌。象形。平而有足,可以荐物。凡丌之属皆从丌。读若箕同。居之切。一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五卷□丌部

□jì

注解:古之遒人□木铎记诗言。左传襄十四年师旷引夏书曰:遒人以木铎徇于路,官师相规,工执艺事以谏。正月孟春,于是乎有之。杜云:木铎徇于路,采歌谣之言也。何注公羊曰:五榖毕入,民皆居宅,男女同巷,相从夜绩,从十月□,正月止。男女有所怨恨,相从而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男年六十、女年五十无子者,官衣食之,使之民闲求诗。□移于邑,邑移于国,国以闲于天子。故王者不出牖户,□知天下。食货志曰:孟春之月,行人振木铎徇于路,□采诗献之大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故曰王者不窥牖户而知天下。遒人卽班之行人,以木铎巡于路,使民闲出男女歌咏,记之□牍,递荐于天子,故其字从辵丌。辵者,行也。丌者,荐也。记与丌□韵也。伪尙书袭左传,而不言振木铎者何所事。○按刘歆与杨雄书云:三代周秦,轩车使者、逌人使者以岁八月巡路,□代语僮谣歌戏。□荅刘书云:尝闻先代輶轩之使奏籍之书皆藏于周秦之室。又云:翁孺犹见輶轩之使所奏言。二书皆卽遒人之事也。逌、輶、遒三字同音,逌人卽遒人。杨、刘皆谓使者采集绝代语释别国方言,故许檃栝之曰诗言,班、何则但云采诗也。刘云求代语僮谣歌戏,则诗在其中矣。周礼大行人:属象胥谕言语、协辞命,属瞽史谕书名、听声音。岂非杨刘所谓使者,班所谓行人与。说者虽殊,可略见古者考文之事,为政之不外正名矣。○乃部云:□,气行皃。逌训行,故逌人卽行人也。遒葢逌之假借字。从辵丌,丌亦声,读与记同。居吏切。一部。大雅:往□王舅。假借为语词也。王风:彼其之子。笺云:其,或作记,或作己。读声相似。郑风笺云:忌读为彼己之子之己。崧高传曰:□,己也。笺申之曰:己,辞也。读如彼己之子之己。是则己、忌、记、其、□五字通用,一部也。大雅作近者,误。近,十三部也。

路径:段注说文□第五卷□丌部

典diǎnp200上

注解:五帝之书也。三坟五典见左传。从册在丌上,尊阁之也。阁犹架也,以丌庪阁之也。多殄切。古音在十三部。庄都说:典,大册也。此字形之别说也。庄都者,博访通人之一也。谓典字上从□,下从大。以大□会意,与□在丌上说异。不别为篆者,许意下本不从大,故存其说而已。□,古文典,从竹。古文□作□,此从古文□也。汉碑多有从竹、从艹者。〖注〗又□,汉羊窦道碑;□,汉祝睦碑;□,汉费凤碑。

路径:段注说文□第五卷□丌部

畀bì

注解:相付与之约在阁上也。与旧作与。勺部曰:与与予同。予,推予也。与,党与也。今正。约当作物,古者物相与必有籍,籍卽阁也,故其字从丌。疑此有夺文,当云:相付与也,付与之物在阁上从丌。祭统曰:夫祭有畀辉胞翟阍者,惠下之道也。畀之为言与也,能以其余畀其下者也。此谓上之与下,庋阁而命取之。从丌甶声。甶,敷勿切,鬼头也。必至切。十五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五卷□丌部

巺xùn

注解:具也。孔子说易曰:巺,入也。巺乃愻之假借字。愻,顺也。顺故善入。许云具也者,巺之本义也。巺今作巽。从丌□声。形声包会意。卪部曰:□,二卪也。巺从此。按二卪者,具意也。苏困切。古音在十四部。□,古文巺。从□从幵。巽,篆文巺。汗□、古文四声韵载此体各乖异,未详宜何从也。窃疑此篆字当作籒,字之误也。古文下从幵,幵亦具意也。籒文緐重,则从□从幵而又从丌。古文四声韵作□,葢不误。小篆则省幵作巺。后人□字则从籒变之作巽。说文仿□为之,非也。

路径:段注说文□第五卷□丌部

顨xùn

注解:巺也。具也。从丌从□。页部曰:□,选具也。按选具者,选而供置之也。此《易》顨卦“为长女,为风”者。今周易巺卦作巺。许于巺下云具也,不云卦名,谡顨为易卦名之字。葢二字皆训具也,其义同,其音同。伏羲、文王作顨,孔子则作□、□,而小篆乃作巺矣。顨为卦名,巺为卦德。孔子彖传但言健顺、动止、巺陷、丽说,皆卦德也。其言重巺以申命,巺以行权,震,动也。巺,入也。巺为鸡,巺为股,巺为木、为风、为长女,皆当举卦名而不作顨,但云巺以德为名者,于伏羲文王为古今字也。是可以知字有古今之理矣。许于此特言之者,存周易冣初之古文也。此说本之江氏声。愚又谓许所见易惟此为木为风为长女之字作顨,犹今易惟杂卦传之姤作遘也。各本此篆在畀篆之上,今正之次此。

路径:段注说文□第五卷□丌部

奠diànp200下

注解:置祭也。置祭者,置酒食而祭也,故从酋丌。丌者,所置物之质也。如置于席则席为丌。引伸为凡置之偁。又引伸为奠高山大川之奠,定也。大□天地□位,假□字为之。从酋。酋,酒也。见酋下。置之物多矣。言酒者,举其一端也。丌其下也。丌下各本互讹,今依箕篆下正。堂练切。古音在十一部。《礼》有奠祭。各本下有者字,韵会无。说文礼有刷巾,礼有柶,礼有缙缘,句法皆同,无者是也。礼谓礼经也。士丧礼、旣夕礼祭皆谓之奠,葬乃以虞易奠。又文王世子篇:释奠于其先师。注云:释奠,荐馔酌奠而已,无迎尸以下之事。召南:于以奠之。毛云:奠,置也。笺云:谓教成之祭也。昏义注云:此吿事耳,非正祭也。路径:段注说文□第五卷□丌部

文七 重三

左zuo

注解:?手相左也。各本俱误,今正。左者,今之佐字。说文无佐也。?者,今之左字。?部曰:左手也。谓左助之手也。以手助手是曰左,以口助手是曰右。从□工。工者,左助之意。则个切。十七部。凡左之属皆从左。

路径:段注说文□第五卷□左部

差chā

注解:□也。左不相值也。□,各本作贰。左,各本作差。今正。□者,□之假借字。心部曰:□,失当也。失当卽所谓不相值也。释言曰:□,差也。□,忒也。□与□葢本一字。尙书二衍忒,宋世家作貣。易四时不忒,京房作貣。管子全书皆以貣为忒。貣与贰形易相误。月令宿离不贷。释文贷,他得切。徐音二。无有差贷。释文贷,音二,又他得反。缁衣其仪不忒。释文忒,他得反。又作贰,音二。汉费凤碑贷与则德韵,□氏释作贰。皆貣之误为贰者也。贰与貣忒音旣脂之迥别,义则贰训副也。副贰之解,何得同于差□乎。左氏传其卜贰圉。杜注贰,代也。按外传作以代圉,谓用世次当立之圉。左传作贰圉,谓副贰之圉。坊记注引之。此则当各依文为释。杜注左云:贰,代也。似为牵合。此云□也者,用汉人常用字,故不作□也。云左不相值也者,左之而不相当则□矣,今俗语所谓左也。故其字从左从□。□者,乖也。从左□。韵会作□省声。疑是伞省声之误。初牙切。十七部。在支韵则楚宜切。在佳、卦韵则楚佳、楚懈切。说文竹部曰篸差,木部曰槮差,纟部曰参縒。吉日左传曰:差,择也。其引伸之义也。□,籒文□,从二。从二者,岐出乖异之意。文二 重一

路径:段注说文□第五卷□左部

工gongp201上

注解:巧饰也。饰拭古今字。又部曰:□,饰也。巾部曰:饰,□也。聿部曰:□,聿饰也。彡部曰:彡,毛□画文也。皆今之拭字也。此云巧饰也者,依古文作□为训。彡者饰画文。巧饰者,谓如□人施广领大袖以仰涂而领袖不污是也。惟孰于规榘乃能如是。引伸之凡善其事曰工,见小雅毛传。象人有规榘。直中绳,二平中凖,是规榘也。与巫同意。□有规榘,耏象其善饰。巫事无形,亦有规榘。而□象其□褎,故曰同意。凡言某与某同意者,皆谓字形之意有相似者。古红切。九部。凡工之属皆从工。□,古文工,从彡。

路径:段注说文□第五卷□工部

式shì

注解:法也。□部法作灋。灋,□也。引伸之义为式,用也。按周礼八灋八则九式异其文,注曰:则亦法也。式谓用财之节度。从工弋声。赏职切。一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五卷□工部

巧qiǎo

注解:技也。手部曰:技,巧也。从工丂声。苦浩切。古音在三部。丂部曰:古文以丂为丂。

路径:段注说文□第五卷□工部

巨jù

注解:规巨也。周髀筭经曰:圜出于方,方出于矩,矩出于九九八十一。故折矩以为句广三,股修四,径隅五。旣方其外,半之一矩,环而共盘,得成三四五,□矩共长二十有五,是谓积矩。用矩之道,平矩以正绳,偃矩以望高,覆矩以测□,卧矩以知远,环矩以为圆,合矩以为方。方属地,圆属天,天圆地方,方数为典,以方出圆。按规矩二字犹言法度,古不分别。规圜矩方者,圜出于方,圜方皆出于矩也。夫部曰:规,有法度也。不言圜曰规。考工记:斩毂之道必矩其阴阳。注:矩,谓刻识之也。凡识共广长曰矩,故凡有所刻识皆谓之矩。从工,象手持之。谓??也。其吕切。五部。按后人分别巨,大也;矩,法也,常也。与说文字异。其吕切,唐韵也。广韵作矩、榘,入九麌,俱雨切。又云:说文又其吕切,此出说文音隠,榘,巨或从木矢,矢者,其中正也。矢部曰:有所长短,以矢为正。按今字作矩,省木。□,古文巨。此为象手持之。小篆变之,取整齐耳。大学:絜矩之道。注云:矩或作巨。此古文之遗也。〖注〗□□□,古文巨。文四 重三

路径:段注说文□第五卷□工部

□zhǎnp201下

注解:极巧视之也。工为巧,故四工为极巧。极巧视之,谓如离娄之明,公轮子之巧,旣竭目力也。凡展布字当用此,展行而□废矣。玉篇曰:□今作展。从四工。知衍切。十四部。凡□之属皆从□。

路径:段注说文□第五卷□部

□sè

注解:窒也。穴部曰:窒,□也。此与土部塞,音同义异。与心部□,音同义近。塞,隔也。隔,塞也。与□窒训别。□,实也。实,富也。与□窒训近。凡填塞字皆当作□。自塞行而□、□皆废矣。从□从廾,窒宀中。竦手举物填屋中也。从三字会意。□犹齐也。说从□之意。凡汉人训诂,本异义而通之曰犹。□从四工,同心同力之状。窒不必极巧,故曰犹齐。注经者多言犹,许书犹者三见耳。稣则切。一部。0732文二

路径:段注说文□第五卷□部

巫wu

注解:巫祝也。依韵会本。三字一句。按祝乃觋之误。巫、觋皆巫也,故觋篆下緫言其义。示部曰:祝,祭主赞辞者。周礼祝与巫分职,二者虽相须为用,不得以祝释巫也。女能事无形,□舞降神者也。无舞皆与巫□韵。周礼:女巫无数,旱暵则舞雩。许云:能以舞降神,故其字象舞褎。象人□褎舞形。谓□也。太史公曰:韩子称长袖善舞,不言从工者,工小篆也。巫,小篆之仍古文者也,古文不从小篆也。不言工象人有规榘者,已见上文工下矣。式、巧,何以从工,式、巧之古文本从□也。巨,何以从工也,巨下云从工,犹云象规榘也。与工同意。此当云与□同意,说见工下。武扶切。五部。古者巫咸初作巫。葢出世本作篇。君□曰:在大戊,时则有巫咸乂王家。书序曰:伊陟相大戊,伊陟赞于巫咸。马云:巫,男巫,名咸,殷之巫也。郑云:巫咸谓为巫官者。封禅书曰:伊陟赞巫咸,巫咸之兴自此始。谓巫觋自此始也。或云大臣必不作巫官,是未读楚语矣。贤圣何必不作巫乎。凡巫之属皆从巫。□,古文巫。筮之小篆从此。

路径:段注说文□第五卷□巫部

觋xí

注解:能齐肃事神明者。楚语:民之精□不□贰者,而又能齐肃衷正,其知能上下比义,其圣能光远宣朗,其明能光照之,其緫能听彻之,如是则明神降之。在男曰觋,在女曰巫。是使制神之处位次主,而为之牲器时服。韦注:齐,一也。肃,敬也。巫觋见鬼者。今说文齐作斋,非。国语神明作明神,非。在男曰觋,在女曰巫。此析言之耳,统言则周礼男亦曰巫,女非不可曰觋也。诗諩曰:陈大姬无子,好巫觋祷祈鬼神歌舞之乐。民俗化而为之。从巫见。见鬼者也,故从见。胡狄切。十六部。〖注〗徐锴曰:“能见神也。”文二 重一

路径:段注说文□第五卷□巫部

甘gānp202上

注解:美也。羊部曰:美,甘也。甘为五味之一,而五味之可口皆曰甘。从口含一。一,道也。食物不一,而道则一,所谓味道之腴也。古三切。古音在七部。凡甘之属皆从甘。

路径:段注说文□第五卷□甘部

甛 ián

注解:美也。周礼注恬酒,恬卽甛字。从甘舌。舌知甘者。说从舌之意。

路径:段注说文□第五卷□甘部

□gān

注解:和也。和当作盉,写者乱之耳。皿部曰:盉,调味也。从甘历。历,调也。说从历之意。厂部曰:历,治也。秝部曰:稀疏适也。稀疏适者,调龢之意。周礼:凡和,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调以滑甘。此从甘历之义也。各本及篇、韵、集韵、类篇,字体皆讹,今正。甘亦声,读若函。古三切。七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五卷□甘部

猒yān

注解:饱也,足也。足也二字依韵会增。浅人多改猒为厌,厌专行而猒废矣。猒与厌音同而义异。雒诰万年猒于乃德,此古字当存者也。按饱足则人意倦矣,故引伸为猒倦、猒憎。释诂曰:豫射厌也。是也。豫者,古以为舒字,安也,亦缓也。洪范曰:豫曰急。豫犹怠也。猒、厌古今字。猒、餍正俗字。从甘肰。肰,犬肉也,此会意。于监切。古音在七部。□,猒或从□。□,用也。用之犹甘之也。

路径:段注说文□第五卷□甘部

甚shèn

注解:尤安乐也。尤甘也。引伸凡殊尤皆曰甚。从甘匹。匹,各本误甘,依韵会正。常枕切。七部。匹,耦也。说从匹之意。人情所尤安乐者,必在所溺爱也。□,古文甚。从口犹从甘也。

路径:段注说文□第五卷□甘部

文五 重二

旨zhip202下

注解:美也。□韵。今字以为意恉字。从甘匕声。职雉切。十五部。凡旨之属皆从旨。□,古文旨。从千甘者,谓甘多也。

路径:段注说文□第五卷□旨部

尝cháng

注解:口味之也。引伸凡经过者为尝,未经过为未尝。从旨尚声。市羊切。十部。0757文二 重一按旨部本在亏前喜后。江声曰:旨当与甘为类。今移于此。

路径:段注说文□第五卷□旨部

曰yuè

注解:□也。□者,意内而言外也。有是意而有是言。亦谓之曰,亦谓之云。云、曰,双声也。释诂:粤、于、爰,曰也。此谓诗书古文多有以曰为爰者,故粤、于、爰、曰四字可互相训,以双声□韵相假借也。从口□。象口气出也。各本作从口乙声,亦象口气出也,非是。孝经音义曰:从乙在口上。乙象气。人将发语,口上有气。今据正。王伐切。十五部。凡曰之属皆从曰。

路径:段注说文□第五卷□曰部

□cè

注解:吿也。按下云从曰从□,会意,则当作□吿也三字。□牍曰□,以□吿诫曰□。□行而□废矣。从曰从□,□亦声。楚革切。十六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五卷□曰部

曷hé

注解:何也。双声也。诗有言曷者,如曷不肃雝,笺云:曷,何也。有言害者,如害澣害不,传云:害,何也。害者,曷之假借字。诗书多以害为曷。释诂:曷,止也。此以曷为遏。释言曰:曷,盍也。此亦假借。凡言何不者,急言之但云曷也。从曰匃声。胡葛切。十五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五卷□曰部

曶hu

注解:出气□也。玉篇作□??。出乞者,其意也。曶者,其言也。意内言外谓之□。此与心部忽音同义异。忽,忘也。若羽猎赋蠁□如神,传毅舞赋云转飘□,汉樊敏碑奄曶灭形,皆出气之意。倏□之皃本当用此字,不当作忽忘字也。杨雄传:于时人皆曶之。则假曶为忽。古今人表仲忽作中曶,许云郑大子曶,则未识名字取何义也。今则忽行而曶废矣。从曰。勿,象气出形。呼骨切。十五部。俗作曶。《春秋传》曰:“郑大子曶。”始见左传桓公十年。今字作忽。□,籒文曶。从口。一曰佩也。象形。按六字当作一曰佩曶也五字。系于象气出形之下、春秋传之上。浅人改易之,致不通耳。不得谓古笏可从口,不可从曰。亦不得谓□象笏形也。咎繇谟:六律五声八音在治忽。汉书在治忽作七始训,史记作来始滑。裴骃曰:尙书滑字作曶。音忽。郑曰:曶者,臣见君所秉,书思对命者也。君亦有焉。据此则象笏字古作曶。许竹部无笏。

路径:段注说文□第五卷□曰部

朁cǎnp203上

注解:曾也。释言、大雅传、小雅笺同。八部曰:曾者,□之舒也。曾之言乃也。详八部。从曰兓声。七感切。古音在七部。《诗》曰:“朁不畏明。”大雅文。今民劳、十月之交、尔雅字皆作□。□之本义痛也。

路径:段注说文□第五卷□曰部

沓tà

注解:语多沓沓也。孟子、毛传释诗皆曰:泄泄犹沓沓也。引伸为凡重沓字,假借为逹字。毛生民传曰:逹,逹生也。先生,姜嫄之子先生者也。逹生卽沓生。谓始生而如生三生之易也。车攻传曰:舄,逹屦也。逹屦卽沓屦,所谓复下曰舄也。板笺曰:女无宪宪然,无沓沓然。为之制法度,逹其意以成其恶。以逹释沓,是其理也。从水曰。会意也。徒合切。古音葢在十五部。辽东有沓县。□志皆作辽东沓氏县。颜曰:凡言氏者,皆谓因之而立名。

路径:段注说文□第五卷□曰部

曹cáo

注解:狱□曹也。□曹,今俗所谓原吿、被吿也。曹犹类也。史记曰:遣吏分曹逐捕。古文尙书:□造具备。史记□造一作□遭。□遭、□造卽□曹,古字多假借也。曹之引伸为辈也,羣也。从□,在廷东也。□曹在廷东,故从二东之□。其制未闻也。从曰,治事者也。谓听狱者。已上十二字依韵会本。昨牢切。古音在三部。文七 重一

路径:段注说文□第五卷□曰部

乃nǎi

注解:曳□之难也。玉篇□作离,非也。上当有者字。曳有矫拂之意,曳其言而转之,若而、若乃皆是也。乃则其曳之难者也。春秋宣八年:日中而克葬。定十五年:日下昃乃克葬。公羊传曰:而者何,难也。乃者何,难也。曷为或言而,或言乃。乃难乎而也。何注:言乃者内而□,言而者外而浅。按乃然而汝若,一语之转。故乃又训汝也。象气之出难也。气出不能直遂。象形。奴亥切。一部。凡□之属皆从□。□,古文乃。□,籒文乃。三之以见其意。〖注〗□。又□,《正字通》、《说文》乃本作□。集韵作□,盖沿篆文而讹。

路径:段注说文□第五卷□乃部

□réng

注解:惊声也。从乃省,卤声。卤声,宋本作西声,不误。赵钞及俗刻作卤声,误甚。从乃省者,从乃而未尽其曲折也。卤者,籒文西字,以西为声也。锴本作从乃,卤省声,非是。惊声者,惊讶之声,与乃字音义俱别。诗书史汉发语多用此字作乃,而流俗多改为乃。按释诂曰:仍、乃、矦,乃也。以乃释乃,则本非一字可知矣。西声则古音当在十三部。古音西读如诜,又读如仙。籀文□不省。按此五字疑有误,当作卤,籒文□。说文之通例如此。或曰□,锴作随,非。往也。□应书三引仓颉篇乃,往也。读若仍。如乘切。按此三字不在卤声之下而系于此,是或说往义之音则然也。仍孕字皆乃声,一部与六部合音也。□读若仍,则谓从卤乃省声。或说与前说迥异。今人乃读乃,与或说相近。□,古文□。□本古文,此又古文之异者也。

路径:段注说文□第五卷□乃部

□yóup203下

注解:气行皃。□作逌。禹贡:阳鸟攸居,丰水攸同,九州岛攸同。汉地理志攸皆作逌。逌之言于也。阳鸟于是南来得所也,与爰粤义同。刘歆书:逌人使者。谓行人之官也。从乃,按依上□云从乃省,则此亦当有省字。□声,读若攸。以周切。三部。0745文三 重三

路径:段注说文□第五卷□乃部

丂kǎo

注解:气欲舒出。ㄅ上碍于一也。ㄅ者,气欲舒出之象。一其上不能径逹。此释字义而字形已见,故不别言形也。苦浩切。古音在三部。丂,古文□为亏字,亏与丂音不同而字形相似,字义相近,故古文或以丂为亏。又□为巧字。此则同音假借。凡丂之属皆从丂。

路径:段注说文□第五卷□丂部

甹ping

注解:亟□也。其意为亟,其言为甹,是曰意内言外。甹亦语□也。说文□□,尔雅作甹夆,假借字也。从丂从由。普丁切。十一部。或曰与一曰同。甹,侠也。此谓甹与俜音义同。人部曰:俜,侠也。侠,俜也。汉季布传:为人任侠。音义:或曰任,气力也。侠,甹也。三辅谓轻财者为甹。所谓侠也。今人谓轻生曰甹命,卽此甹字。

路径:段注说文□第五卷□丂部

宁níng

注解:愿□也。其意为愿,则其言为宁,是曰意内言外。寍部曰:寍,安也。今字多假宁为寍,宁行而寍废矣。古文尙书葢有寍字。陆氏于大禹谟曰:寍,安也。说文安寍字如此。宁,愿词也。此陆氏依许分别二字。今本经宋开寳闲改窜,不可读。从丂寍声。奴丁切。十一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五卷□丂部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