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宣和书谱

卷二十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没有了

卷二十

八分书叙论

为八分之说者多矣。一日东汉上谷王次仲以隶字改为楷法,又以楷法变八分,此蔡希综之说也。一日去隶字八分取二分,去小篆二分取八分,故谓之八分,此蔡琰述父中郎邕语也。前世之善书,类能言其书矣。然而自汉以来,至于唐千百载间,金石遗文之所载,特存篆隶行草,所谓八分者何有?至唐则八分书始盛,其典刑盖类隶而变方广,作波势,不古不严,岂在唐始有之耶?杜甫作《八分歌》,盛称李潮、韩择木、蔡有邻4,是皆唐之诸子。而今所存者又皆唐字,则希综、蔡琰之论安在哉?盖古之名称与今或异,今所谓正书,则古所谓隶书;今所谓隶书,则古所谓八分,至唐则又于隶书中别为八分以名之。然则唐之所谓八分者,非古之所谓八分也。今御府所藏八分者四人,曰张彦远,曰贝冷该,曰于僧翰,曰释灵该。是四子俱唐人,则知今之八分出于唐明矣,故不得不辨以诏后世云。

于僧翰

于僧翰,河南人也。工八分,与贝冷该俱擅名江左。冷该学明皇书,笔迹疏弱,但得其点画耳,意气格力殆无取焉。僧翰师韩择木,字体妍美,参用篆法,故比冷该为胜。大抵人之学也,有志于上而止于中,有志于中则下焉而已。此僧翰所以区区之学,所得仅及择木焉。初王羲之初学卫夫人书,徒费年月,故知羲之所造殆将凌轹而上矣,则僧翰之于师资宁有是哉?议者以谓僧翰字虽妍美,而格律不高,亦其八分之学去古已远,使技穷于此,亦不过如是而止耳。今御府所藏八分书二:

千文上、下。

张彦远

张彦远,河东人。能文,工字学,隶书外多喜作八分。其家既出累世缙绅之后,且复好事,故藏积图书如钟、张、卫、索、王羲、献而下,每至成轴。大父稔已有书名,初得钟繇笔意,壮岁遂仿献之,暮年人许有羲之风度,盖凡三变而后有成。此其遗风馀泽,沾馥后人者特非一日。彦远既世其家,乃富有典刑而落笔不愧作者。观其为论,以谓书非小道,本以助人伦,穷物理,神化不能以藏其秘,灵怪不能以遁其形,则知盘礴胸次者,固已吞食云梦之八九矣。其流于笔端自应过人,矧夫历代奇观一一到眼,而手传心受处复有家学耶!尝作《法书要录》一十卷,具载古人论书语,且以完传列之,又以九等品第书学人物,自汉至唐上下千百载间,

其大笔名流几不逃彀中矣。更撰《历代名画记》为十卷,自序其右云:“得此二书,则书画之事毕矣。”观其编次之善,果非虚语。又尝以八分录前人诗数章,至其仿古出奇,亦非凡子可到。今御府所藏一十一:

八分:李将军征回诗,维山庙诗,宿僧院诗,山行诗。

草书:临王羲之初日帖,临王羲之还问帖,临王羲之思想帖,临王羲之丹阳帖,临王羲之清和帖,临王羲之别纸帖,临王羲之书问帖。

贝冷该

贝冷该,史亡其系,以八分书名于江左,一时推许。盖在唐室,明皇以此道为诸儒倡,当时臣子无不以此相高。若冷该者,固在步趁之末,而评其书者,谓虽效明皇,而笔力疏弱,惟知点画而已。观其书《蓬莱观碑》,可以目击而意晓矣。虽然八分书最为近古,士大夫类皆尚之。韩愈诗云:“阿买不识字,颇知书八分;诗成使之写,亦足张吾军。”谓阿买不识字,犹知是书附大儒间荣垂不朽。况冷该知力学择术,是宜亦得名也。今御府所藏八分书一:

蓬莱观碑。

释灵该

释灵该,史亡其传,会昌中以八分书称于时。手和笔调,固亦可采,论其追步古人,且几何哉!虽然亦有以倡之者。盖唐自明皇御世,首以此道为士大夫之习,于是上之所好下必甚焉,若李潮辈以八分名世。潮一字出遂有百金之直,则闻其风而悦之者,可无其人。今于灵该见之矣。今御府所藏八分书一:

种柳歌。

制诏告命补牒附叙论

昔者帝王坐法官,垂衣裳,不出九重深密之地,使四方万里朝令夕行,岂家至户晓也哉?以吾有庆赏刑威之柄以驭之而已。故其目则有曰制、曰诰、曰敕牒者,是其所操之柄耳。盖上之所以命下者或不一,于是制以扬之,诰以告之,诏命敕牒以行之。岂特中国然耶,殊方异域亦由此治。虽日言语不同,点画乖离,译而通之,何尝不合?况其自通中国,书画可采,此历代书史在所不废。方唐以武王天下,及其治定,济之以文。故自太宗留意字学,而明皇、肃、宣以降,世不乏人。而一时闻人巨卿以书名世者,亦往往喜书王命,为不朽之传。若颜真卿书颜惟正、商氏等告,徐浩书朱巨川告者是也。至其无名氏之书,间有典刑,而告命或载一时人物,又自可以附见矣。盖唐之诸臣,扶持王室落落有奇节者,其取日虞渊,洗光咸池,则有若狄仁僳;以安社稷,名曰具臣,则有若郭元振;系其用否,治乱以分,则有若张九龄;仗义秉钺,以戡多乱,则有若浑碱;浮沉一节,为时名儒,则有若白居易;佐武中兴,比迹姚宋,则有若李德裕。诸子在人耳目固已班班,皆后世乐闻而喜道者,况其当时告命哉!藏之书府,亦有以表其实耳。以类推之,是举有可存者,下逮五代,纷纷之弊而所以维持,固不易于此道也。我宋既兴,而八柄驭臣之具,粲然设施,高越前古。虽来王之国观光向化或可考者,如告有日本之康保,牒有大理之督爽,其字书戒告虽日不同,所以为治柄则一而已。故录其自唐以来迄于五代以及外夷,各次而为之序。案唐受命二百八十八年,其间号令文具固已不赀,然更五季兵火之后所存无几。其诏令制牒咸列之左,以备博雅焉。今御府所藏五十有一:

诏:汤开山。

告:临后周颜之仪,周法明,许圉师,狄仁僳,郭元振,贺知章二,魏处哲二,魏处哲妻侯氏,徐峤之,张九龄考课二,白知节,马定苫,严武,库令望,魏洽,张庭询,朱巨川,张楚金,李衍,唐大圜,浑碱,齐抗,汤从义,白居易,王审随二,李德裕,许浑,李丛,李思,郑凝绩,朱全忠,李能,罗隐。牒:白寡辞,白彦将,王审随。

五代

制:后唐李彦超。

告:蜀王宗绍二,晋赵仁宝。

牒:后唐赵仁宝,南唐国导师告,日本国康保伪告二,大理国相国布燮诰,大理国督爽牒。

上一章    回目录 没有了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