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黄帝内经素问集注

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此篇言天地水火。四时五行。寒热气味。合人之脏腑形身。清浊气血。表里上下。成象成形者。莫不合乎阴阳之道。致于诊脉察色。治疗针砭。亦皆取法于阴阳。故曰阴阳应象大论。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道者。阴阳之理也。太极静而生阴。动而生阳。天生于动。地生于静。故阴阳为天地之道。)

万物之纲纪。(总之曰纲。周之曰纪。万物得是阴阳。而统之为纲。散之为纪。)

变化之父母。(天元纪大论曰:物生谓之化。物极谓之变。易曰: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朱子曰:变者化之渐。化者变之成。阴可变为阳。阳可化为阴。变化之道。由阴阳之所生。故谓之父母。王子方曰:干为父。坤为母。刚主化。柔主变。)

生杀之本始。(天以阳生阴长。地以阳杀阴藏。)

神明之府也。(阴阳不测之谓神。明者。阴阳合而灵显昭著也。神化。天之五气。地之五行。以生万物。故为神明之府。)

治病必求于本。(本者。本于阴阳也。人之脏腑气血。表里上下。皆本乎阴阳。而外淫之风寒暑湿。四时五行。亦总属阴阳之二气。致于治病之气味。用针之左右。诊别色脉。引越高下。皆不出乎阴阳之理。故曰治病必求其本。谓求其病之本于阳邪本于阴邪也。求其病之在阳分阴分气分血分也。审其汤药之宜。用气之升。味之降。温之补。苦之泄也。此篇论治道当取法乎阴阳。故首提曰:治病必求于本。后节曰治不法天之纪。用地之理。则灾害并至。天地者。阴阳之道也。)

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积阳至高而为天。积阴至浓而为地。承上文而言。治病者。当法天地阴阳之理。)

阴静阳躁。(地之阴。主静而有常。天之阳。主动而不息。)

阳生阴长。阳杀阴藏。(春夏者。天之阴阳也。故主阳生阴长。秋冬者。地之阴阳也。故主阳杀阴藏。)

阳化气。阴成形。(天主生物。地主成物。故阳化万物之气。而吾人之气。由阳化之。阴成万物之形。而吾人之形。由阴成之。)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阴寒阳热。乃阴阳之正气。寒极生热。阴变为阳也。热极生寒。阳变为阴也。邵子曰:动之始则阳生。动之极则阴生。静之始则柔生。静之极则刚生。此周易老变而少不变之义。故阴阳之理。极则变生。人之病亦然。如热甚则发寒。寒甚则反热。治病之道亦然。如久服苦寒之味。则反化火矣。)

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 胀。此阴阳反作。病之从逆也。(寒气下凝。故生浊阴。热气上散。故生清阳。如清气在下。则反上而下降。故生飧泄。浊气在上。是反下而上凝。故生 胀。此吾身之阴阳反作。气之逆从而为病也。此论阴阳之体位。各有上下。)

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此承上文而言。阴阳之位。各有上下。而阴阳之气。上下相交。然后云行雨施。而化生万物也。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虽在下。而地气上升为云。天虽在上。而天气下降为雨。夫由云而后有雨。是雨虽天降。而实本地气所升之云。故雨出地气。由雨之降。而后有云之升。是云虽地升。而实本天气所降之雨。故云出天气。此阴阳交互之道也。而人亦应之。此篇言天地之阴阳。与人之阴阳相合。是以一节言天地阴阳水火。一节言清浊脏腑精形。以天人相间而言也。)

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人之清阳。本乎天而出上窍。人之浊阴。本乎地而出下窍。言人之阴阳。犹云之升。雨之降。通乎天地之气也。)

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腠者。三焦通会元真之处。理者。皮肤脏腑之纹理。言清阳之气。通会于腠理。而阴浊之精血。走于五脏。五脏主藏精者也。)

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四肢为诸阳之本。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此言饮食所生之清阳充实于四肢。而混浊者归于六腑也。夫脾主四肢。又曰手太阴独受其浊。盖浊中之清者。由脾之转输。而充实于四肢。浊中之浊者。归于六腑也。首言清阳之在上。次言发于外内之腠理。此言充实于四旁。盖阳气者。若天与日。位居尊高。而运用于六合九州岛之外内者也。)

水为阴。火为阳。阳为气。阴为味。(水性润下。故为阴。火性炎上。故为阳。清阳上升。故为气。浊阴下降。故为味。盖以水火而征兆气味之阴阳也。)

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阴为味。阴成形。地食人以五味。以养此形。故味归形。阳化气。诸阳之气。通会于皮肤肌腠之间。以生此形。故形归气。阳气生于阴精。故气归于精。水谷之精气。以化生此精。故精归于化也。)

精食气。形食味。(水谷之精气。以生此精。精、食气也。五味入胃。以养此形。形、食味也。)

化生精。气生形。(水谷之精气。以化生此精。诸阳之神气。以生养此形。盖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气味化生此精气。以生养此形也。)

味伤形。气伤精。(夫形食味。精食气。如饮食之气味太过。则反伤其精形矣。)

精化为气。气伤于味。(精为元气之本。气乃精之化也。形食味而味归形。味伤形则及于气矣。此节论饮食之阴阳气味。以生精气之阴阳而养此形。)

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王氏曰:味有实。故下流于便溺之窍。气无形。故上出于呼吸之门。)

味浓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浓者为阳。薄为阳之阴。(味为阴。而味浓者为纯阴。薄者为阴中之阳。气为阳。而气浓者为纯阳。薄者为阳中之阴。此阴阳之中而又分阴阳也。)

味浓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浓则发热。(味浓为阴中之阴。降也。故主下泄。味薄为阴中之阳。升也。故主宣通。气薄为阳中之阴。降也。故主发泄。气浓为阳中之阳。升也。故主发热。此节论气味之阴阳升降。)

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夫气为阳。火为阳。合而言之。气即火也。少阳三焦之气。生于命门。游行于外内。合于包络而为相火。然即少阳初生之气也。归于上焦而主纳。归于中焦而主化。纳化水谷之精微。而生此精。以养此形。故承上文而言。五味太过。则有伤于气。而阴火太过。亦有伤于气矣。盖气生于精。而精之所生。由气之所化。形食其味。而味之入胃。亦由气化以养此形。是气之不可有伤者也。故曰: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盖阳亢则火壮而生气反衰。阳和则火平而气壮盛矣。如火壮于内则食气。气盛于内则食火。食、犹入也。言火壮则气并于火。气盛则火归于气。气火之合一也。如火壮于外则散气。火平于外则生气。故曰相火为元气之贼。欲养此精气形者。又当平息其火焉。王子方曰:壮火之气。少火之气。是气即火之气也。)

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言气味固分阴阳。而味中复有阴阳之别。辛走气而性散。甘乃中央之味。而能灌溉四旁。故辛甘主发散为阳也。苦主泄下。而又炎上作苦。酸主收降。而又属春生之木味。皆能上涌而下泄。故酸苦涌泄为阴也。)

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马氏曰:用酸苦之味。至于太过。则阴胜矣。阴胜则吾人之阳分。不能敌阴寒。而阳斯病也。用辛甘之味。至于太过。则阳胜矣。阳胜则吾人之阴分。不能敌阳热。而阴斯病也。所谓阳胜则阴病者。何也?以阳胜则太热。彼阴分安得不病乎。所谓阴胜则阳病者。何也?以阴胜则太寒。彼阳分安得不病乎。)

重寒则热。重热则寒。(苦化火。酸化木。久服酸苦之味。则反有木火之热化矣。辛化金。甘化土。久服辛甘之味。则反有阴湿之寒化矣。所谓久而增气。物化之常也。气增而久。夭之由也。)

寒伤形。热伤气。气伤痛。形伤肿。(阳化气。阴成形。寒则阴盛。故伤形。热则阳盛。故伤气。气无形故痛。阴有形故肿也。)

故先痛而后肿者。气伤形也。先肿而后痛者。形伤气也。(夫形归气而气生形。阴阳形气之相合也。故气伤则转及于形。形伤则病及于气矣。以上论气味阴阳寒热偏胜之为病。)

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寒胜则浮。湿胜则濡泻。(此以下论天之四时五行。人之五脏五气。外感六淫。内伤五志。亦有阴阳寒热之为病也。风性动摇。故风胜则动。热气伤阴。故热胜则肿。燥伤津液。故燥胜则干。寒气伤阳。故神气乃浮也。湿淫所胜。则脾土受伤。而为濡泻之病矣。风热、天之阳气也。寒燥湿、天之阴气也。乃四时五行之阴阳偏胜而为病也。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天之十干。化生地之五行。地之五行。上呈天之六气。故在地为水。在天为寒。在地为火。在天为暑。在地为金。在天为燥。在地为土。在天为湿。在地为木。在天为风。天有四时五行之生长收藏。而化生阴阳之六气也。此言天之四时五行。成象成形者。而应乎阴阳也。)

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化五气者。化五行之气也。肝志为怒。心志为喜。脾志为悲。肺志为忧。肾志为恐。以五气而生五脏之志也。此言人之五脏。化生五气五志。有形无形者。而应乎阴阳也。)

故喜怒伤气。寒暑伤形。(喜怒由内发。故伤阴阳之气。外淫之邪。由皮毛而入于肌络脏腑。故寒暑伤形。马氏曰:举喜怒而凡忧思恐可知矣。举寒暑而凡燥湿风可知矣。王子方曰:四时之气。总属寒暑之往来。五志内伤。亦归重阴阳之二气。故下文曰:暴怒伤阴。暴喜伤阳。本神篇曰: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是以五行五气论阴阳可也。以寒暑喜怒论阴阳亦可也。若胶执于文字以论阴阳。则固矣。)

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厥气上行。满脉去形。(多阳者多喜。多阴者多怒。喜属阳而怒属阴也。是以卒暴而怒。则有伤于阴矣。卒暴之喜。则有伤于阳矣。阴阳之气。厥逆上行。则五脏之气满于脉。而离脱于真藏之形矣。此言寒暑伤在外形身之阴阳。喜怒伤于内藏气之阴阳也。张兆璜曰:伤阳则气厥于上。伤阴则血满于脉。)

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经曰: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若喜怒不恒。寒暑过度。则表里阴阳俱损。生何可以固久乎。此总结上章之意。)

故重阴必阳。重阳必阴。(承上文而言。天有四时之寒暑。人有五气之阴阳。合而论之。在天阴阳之邪。又由吾人之阴阳气化也。是以受天之阴邪而必阳。受阳邪而必阴。王子方曰:此篇论天之四时五行。合人之五脏五气。是以有言天节。有言人节。有分而论者。有合而论者。)

故曰: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 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秋冬、时之阴也。寒湿、气之阴也。冬伤寒。秋伤湿。谓之重阴。冬伤寒而春必温。秋伤湿而冬咳嗽。乃重阴而变阳病也。春夏、时之阳也。风暑、气之阳也。春伤风而夏伤暑。谓之重阳。春伤风而飧泄。夏伤暑而秋病 疟。乃重阳而变阴病也。夫寒邪伏藏。春时阳气外出。化寒而为温热也。暑气伏藏。秋时阴气外出。化热而为阴疟也。此天之阴阳。又由吾身之阴阳而变化也。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伤于湿者。下先受之。阳病者。上行极而下。故变为飧泄之阴病矣。阴病者。下行极而上。故变为咳嗽之阳证矣。此四时之阴阳。又由吾身之阴阳而升降也。 疟、三阴疟也。王子方曰:故曰者。引生气篇之文以证明之也。)

帝曰:余闻上古圣人。论理人形。列别脏腑。端络经脉。会通六合。各从其经。气穴所发。各有处名。溪谷属骨。皆有所起。分部逆从。各有条理。四时阴阳。尽有经纪。外内之应。皆有表里。有信然乎。(帝言人之脏腑形身。与天之四时阴阳。外内相应。惟上古圣人。能论理人形。与天地参合。是以岐伯论天之五方五气五色五音。地之五行五味。以应人之五体五脏五窍五志也。六合、谓十二经脉之合也。足太阳与足少阴为一合。足少阳与足厥阴为二合。足阳明与足太阴为三合。手太阳与手少阴为四合。手少阳与手厥阴为五合。手阳明与手太阴为六合。各从其经正而相通也。气穴者。经气所注之穴。有三百六十五穴。以应一岁。而各有定处。各有定名也。溪谷者。大小之分肉。连于骨而生起也。分部者。皮之分部也。皮部中之浮络。分三阴三阳。有顺有逆。各有条理也。言天地之四时阴阳。尽有经纬纪纲。应人形之外内。皆有表有里也。)

岐伯对曰:东方生风。(风乃东方春生之气。故主生风。)

风生木。(寅卯属木。春气之所生也。)

木生酸。(地之五行。生阴之五味。)

酸生肝。(阴之所生。本在五味。故酸生肝。此言内之五脏。外之筋骨皮肉。皆收受四时五行之气味而相生。故曰:外内之应。皆有表里也。)

肝生筋。筋生心。(肝之精气生筋。筋之精气生心。内之五脏。合五行之气。而自相资生也。)

肝主目。(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故目为肝所主。)

其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承上文而言。在天之五方五气。在人之五脏五体。在地之五味五行。皆阴阳变化之为用也。阴阳变化之道。其在天为玄。玄、幽远也。玄生神。神者。阴阳不测之谓。是以在天为六气。而在地为五行也。其在人为道。道者。阴阳五行不易之理也。道生智。智者。五脏之神志魂魄。因思虑而处物。是以人之五脏。生五神。化五志也。其在地为化。物生谓之化。化生万物。而五味之美。不可胜极也。)

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脏为肝。(按天元纪大论曰:阴阳不测谓之神。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天为寒。在地为水。故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此阴阳不测之变化。是以在天则为风为热为湿为燥为寒。在地则为木为火为土为金为水。在体则为筋为脉为肉为皮毛为骨。在脏则为肝为心为脾为肺为肾。在声则为呼为笑为歌为哭为呻。在变动则为握为忧为哕为咳为栗。在窍则为目为舌为口为鼻为耳。在色则为苍黄赤白黑。在味则为酸苦甘辛咸。在音则为宫商角征羽。在志则为喜怒忧思恐。此皆阴阳应象之神化也。)

在色为苍。(薄青色。东方木色也。)

在音为角。(角为木音。和而长也。)

在声为呼。(呼、叫呼也。在志为怒。故发声为呼。)

在变动为握。(变动、脏气变动于经俞也。握者。拘急之象。筋之证也。)

在窍为目。(目者。肝之官也。)

在味为酸。(木之味也。)

在志为怒。(肝者。将军之官。故其志在怒。)

怒伤肝。(用志太过。则反伤其体矣。)

悲胜怒。(悲为肺志。以情胜情也。)

风伤筋。(能生我者。亦所能害我也。)

燥胜风。(燥属西方之金气。四时五行之气。有相生而有相制也。)

酸伤筋。(能养我者。亦能伤我也。)

辛胜酸。(辛为金味。故能胜酸。金胜木也。)

南方生热。(南方主夏令。故生热。)

热生火。(夫火生热。今以在天之热而生火。正阴阳不测之变化。)

火生苦。(炎上作苦。火生苦味也。)

苦生心。(苦、心之味也。味为阴。脏亦为阴。故味生脏。)

心生血。(血乃中焦之汁。奉心神而化赤。故血者神气也。)

血生脾。(由本脏之所生。而生及相生之脏。)

心主舌。(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能知五味。故舌乃心之主。)

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体为脉。在脏为心。(风寒暑湿燥火。天之阴阳也。木火土金水火。地之阴阳也。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人之阴阳也。在天成象。在地成形。人则参天两地者也。先言体而后言脏者。人秉天地之生气。自外而内也。)

在色为赤。(南方之火色也。)

在音为征。(征为火音。和而美也。)

在声为笑。(心志喜。故发声为笑。)

在变动为忧。(心独无俞。故变动在志。心气并于肺则忧。)

在窍为舌。(舌者。心之官也。)

在味为苦。(火之味也。)

在志为喜。(心中和乐则喜。)

喜伤心。(过于喜。则心志自伤。)

恐胜喜。(恐为肾志。水胜火也。)

热伤气。(热则气泄。故热伤气。)

寒胜热。有亢害则有承制。阴阳五行之自然也。苦伤气。(苦乃火味。故亦伤气也。)

咸胜苦。(咸为水味。故胜苦。)

中央生湿。(中央主土。而灌溉四旁。故生湿。)

湿生土。(在天为气。在地成形。以气而生形也。)

土生甘。(土主稼穑。稼穑作甘。)

甘生脾。(地食人以五味。甘先入脾。故主生脾。)

脾生肉。(脾之精气。主生肌肉。)

肉生肺。(五行之相生者。以所生之气而相生也。)

脾主口。(脾气通于口。脾和则能知谷味。故脾主口。)

其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体为肉。在脏为脾。(人之形身脏腑。由五行五气而生。五气五行。又归于神化。)

在色为黄。(中央土色也。)

在音为宫。(宫为土音。大而和也。)

在声为歌。(脾志思。思而得之。则发声为歌。)

在变动为哕。(气逆于肺胃之间。则为哕。胃之上。肺之下。脾之分也。故脾气变动则为哕。)

在窍为口。(脾者。主为卫使之迎粮。故脾窍在口。)

在味为甘。(土之味也。)

在志为思。(因志而任变谓之思。脾主运用。故所志在思。)

思伤脾。(五脏化五气。以生五志。用志则伤气。气伤则脏伤。)

怒胜思。(怒为肝志。故能胜思。)

湿伤肉。(脾主肉而恶湿。故湿胜则伤肉。)

风胜湿。(风乃木气。故胜土湿。)

甘伤肉。(味伤形也。)

酸胜甘。(酸乃木味。故胜土之甘。)

西方生燥。(西方主秋金之令。故其气生燥。)

燥生金。(因气而生形。)

金生辛。(因形而成味。)

辛生肺。(因味而生脏。)

肺生皮毛。(因脏而生形。)

皮毛生肾。(肺气主于皮毛。因金气而生肾。肺主鼻。(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香臭。故肺主开窍在鼻。)

其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体为皮毛。在脏为肺。(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人为万物之灵。在体为皮毛。在脏为肺者。感天地之形气而化生也。)

在色为白。(肺金之色也。)

在音为商。(西方之音。轻而劲也。)

在声为哭。(肺志在悲。故发声为哭。)

在变动为咳。(脏气变动。则及于喉而为咳。)

在窍为鼻。(鼻者。肺之窍也。)

在味为辛。(金之味也。)

在志为忧。(精气并于肺则忧。)

忧伤肺。(过则损也。)

喜胜忧。(喜则气散。故能胜忧郁。)

热伤皮毛。(秋令燥热。反伤皮毛。)

寒胜热。(严肃之令复。则炎烁之气消。)

辛伤皮毛。(气主皮毛。辛散气。故伤皮毛。)

苦胜辛。(火味胜金也。)

北方生寒。(北方主水故生寒。)

寒生水。(形生气而气生形也。)

水生咸。(水味咸。故咸生于水。)

咸生肾。(味之咸者。主生养肾。)

肾生骨髓。(肾之精气。生长骨髓。)

髓生肝。(肾之精髓。复生肝木。言五脏之相生。由天之五气。地之五味之所生也。)

肾主耳。(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故肾气所主在耳。)

其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在体为骨。在脏为肾。(五方生五气。五气生五行。五行生五味。五味生五体。五脏者。言人本天地之形气而生成也。其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在体为骨。在脏为肾者。言天地人之成象成形者。皆本于阴阳不测之变化。)

在色为黑。(色有阴阳也。)

在音为羽。(声有阴阳也。)

在声为呻。(呻者。伸也。肾气在下。故声欲太息而伸出之。)

在变动为栗。(栗、战栗貌。寒水之气变也。)

在窍为耳。(肾开窍于耳。)

在味为咸。(水之味也。)

在志为恐。(肾藏志。而为作强之官。故虑事而时怀惕厉也。)

恐伤肾。(灵枢经曰:恐惧而不解。则伤精明感肾也。)

思胜恐。(思虑深。则处事精详。故胜恐。)

寒伤血。(寒甚则血凝泣。故伤血。王子方问曰:风伤筋。湿伤肉。以本气而伤本体也。在心则曰热伤气。在肾则曰寒伤血者。何也?曰:气为阳。血为阴。火为阳。水为阴。心主火而为热。肾主水而为寒。是以热伤气而寒伤血者。同气相感也。下文曰: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水火者。阴阳之兆征也。心肾为水火阴阳之主宰。故所论虽与别脏不同。而亦是本气自伤之意)燥胜寒。(燥主秋热之令。故能胜寒。)

咸伤血。(咸走血。故食咸则伤血矣。)

甘胜咸。(甘为土味。故能胜咸。莫子晋问曰:五方注释。曷多不同。曰:阴阳之道。变化无穷。是以五方之经文。亦少有差别。愚故引经注经。各尽其义。学人引而伸之。总不外乎阴阳之大道也。)

故曰: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天覆于上。地载于下。天地位而万物化生于其间。)

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阴阳之道。其在人则为男为女。在体则为气为血。)

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在天地六合。东南为左。西北为右。阴阳二气。于上下四旁。昼夜环转。而人之阴阳。亦同天地之气。昼夜循环。故左右为阴阳之道路。)

水火者。阴阳之兆征也。(天一生水。地二生火、火为阳。水为阴。水火有形。故为阴阳之征兆。)

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干知大始。坤以简能。而生万物。)

故曰: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阴静于内。阳动于外。阴阳动静而万物化生。上文论天地阴阳之气。运用于上下四旁。此复言阴阳之气。又有外内之所主也。在天地则天包乎地之外。其在人则阳为阴之卫也。)

帝曰:法阴阳奈何?(帝言何以取法天地阴阳之气。而为调治之法也。高士宗曰:按以下岐伯所答。如阳胜则身热。阴胜则身寒。乃阴阳偏胜之为害也。如能知七损八益。是能调养吾身中之阴阳损益。而不为邪所伤也。如人之右耳目不如左明。左手足不如右强。乃法象天地四方之盛虚也。如贤人上配天以养头。下象地以养足。中旁人事以养五脏。乃取法天地以养人也。如天气通于肺。地气通于嗌。风气通于肝。雷气通于心。是天地之气而应象于人。如暴气象雷。逆气象阳。是人之气而应象于天地也。如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是取法阴阳之道。而为用针之法。如善诊者。察色以脉。先别阴阳。是取法阴阳之理。而为诊视之法也。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阳病治阴。阴病治阳。是审别阴阳而为救治之法也。此篇论天地阴阳。五方五行之气。以应人之形身脏腑。至于延医调养。亦皆取法乎阴阳。故曰阴阳应象大论。)

岐伯曰:阳胜则身热。腠理闭。喘粗。为之俯仰。汗不出而热。齿干以烦冤。腹满死。能冬不能夏。(阳胜乃火热用事。故身热。热在表则腠理闭。热在里则喘粗。阴胜在腹。则为之俯。阳胜在背。则为之仰。阳胜于周身。则汗不出而热也。肾主精液。齿干、精液竭矣。心主血液。烦冤、血液枯矣。腹满、中焦之生气绝矣。此阳热偏胜之死证。然能苟延于冬。则不能幸免于夏。盖言人之阴阳。又配合天地四时之阴阳。而为生死也。)

阴胜则身寒。汗出。身常清。数栗而寒。寒则厥。厥则腹满死。能夏不能冬。此阴阳更胜之变。病之形能也。(阴胜则阳虚。故汗出。阴寒在表则身常清。在里则数栗而寒也。四肢为诸阳之本。表里俱寒则四肢厥冷。四肢厥逆则腹虚满矣。乃阴寒偏胜之死证。得夏月之阳热。尚可救其阴寒。此阴阳之变。能为形身作病也。)

帝曰:调此二者奈何?

岐伯曰:能知七损八益。则二者可调。不知用此。则早衰之节也。(女子以七为纪。男子以八为纪。七损八益者。言阳常有余。而阴常不足也。然阳气生于阴精。知阴精之不足。而无使其亏损。则二者可调。不知阴阳相生之道。而用此调养之法。则年未半百而早衰矣。)

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男子以八为期。故四十而居半。阴气、肾气精气也。阴气渐虚。则起居自倦矣。)

年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经曰:肾虚肝虚脾虚。皆令人体重烦冤。又曰:液脱者。骨肉屈伸不利。年五十而精液血液皆虚。是以体重而不轻便也。精气虚而不能并于上。则耳目不聪明矣。)

年六十。阴痿。气大衰。九窍不利。下虚上实。涕泣俱出矣。(人年六十。已逾七八之期。天癸竭。肾气大衰。而阴事痿矣。九窍为水注之气。精水竭而精气衰。则九窍为之不利也。精竭于下。水泛于上。而涕泣俱出矣。解精微论曰:精神去。目涕泣出。王子方曰:调此二者。重在七损。故曰阴气自半。曰体重。曰阴痿。夫起居动作为阳。耳目九窍为阳。曰起居衰矣。曰耳目不聪明。九窍不利。自阴虚而衰及于阳也。)

故曰:知之则强。不知则老。(知七损八益。而能固守其精。则阴阳俱盛。而筋骨壮强。不知阴阳所生之原。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至半百而衰老矣。)

故同出而名异耳。(神气生于阴精。故同出于天乙之真。而有精气神三者之异名耳。)

智者察同。愚者察异。愚者不足。智者有余。(察、知也。省也。智者省察其阴阳。同出于天真。不妄作劳。则阳完而阴亦固矣。精神内守。则阴盛而气亦外强。知阴阳之交相生固。则精气常为有余。愚者止知名之有异。如烦劳则阳气外张。而不知精亦内绝。如逆之伤肾。则春阳之气。亦无所资生。不知阳为阴之固。阴为阳之根。而精气恒不足矣。)

有余则耳目聪明。身体轻强。老者复壮。壮者益治。(有余则阳气充而耳目聪明。精血足而身体强健。精神完固。能却老而全角。壮者益充满而平治也。王子方曰:上文曰体重。耳目不聪明。此节曰耳目聪明。身体强健。又见其阴阳互相资益之妙。)

是以圣人为无为之事。乐恬 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此圣人之治身也。(此言治世之圣人。与逸世之真人至人不同。寿仅可以百数。然亦有修身之道。而寿命无穷。与天地终始。行所无事。则外不劳形。内无思想。恬虚无。则精神内守。真气从之。其知道者。亦归于真人。高士宗曰:此节照应首篇之圣人。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精神不散。亦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

天不足西北。故西北方阴也。而人右耳目不如左明也。地不满东南。故东南方阳也。而人左手足不如右强也。(此言天地阴阳之所不能全。惟其阴阳精气营运。故能生长收藏。化生万物。其在人亦当配天地以养头足。勿使邪气居之。天不足西北者。阳中之阴不足也。故西北方阴也。而人之右耳目不如左明也。左为阳而右为阴。阴不足于上也。地不满东南者。阴中之阳不足也。故东南方阳也。而人左手足不如右强也。右为阴而左为阳。阳不足于下也。)

帝曰:何以然。岐伯曰:东方阳也。阳者其精并于上。并于上则上明而下虚。故使耳目聪明而手足不便也。西方阴也。阴者。其精并于下。并于下则下盛而上虚。故其耳目不聪明而手足便也。(天有精。地有形。东方阳也。其精气上升而并于上。并于上则上盛而下虚。故使人之耳目聪明。而手足不便也。西方阴也。其精气下降而并于下。并于下则下盛而上虚。故其人之耳目不聪明。而手足便也。此以天地之左右而言也。王子方曰:上编论阳气生于阴精。此复言天有精。而精气上下交并。是阴精又生于天也。)

故俱感于邪。其在上则右甚。在下则左甚。此天地阴阳所不能全也。故邪居之。(此以形身论之。其在上则右虚。在下则左虚。是天地阴阳之所不能全。而人身亦有左右之不足也。上文言天地左右之上下。此言人身上下之左右。王子方曰:俱感于邪。然后知虚处之病甚。)

故天有精。地有形。天有八纪。地有五里。故能为万物之父母。(天有所生之精。地有所成之形。天有八方之纪纲。地有五行之道理。其精气交通于九州岛八方之外。故能为万物生长之父母。又非止于上下之交并而已。)

清阳上天。浊阴归地。是故天地之动静。神明为之纲纪。故能以生长收藏。终而复始。(言天地之体位。虽有东西南北之不足。而神明为之纲纪。故能以生长收藏。终而复始。化生万物。神明者。生五气。化五行者也。)

惟贤人上配天以养头。下象地以养足。中旁人事以养五脏。(上配天以养耳目之聪明。下象地以养腰以下之不足。节五味。适五志。以养五脏之太和。虽有贼邪。而勿能居之矣。此篇曰圣人。曰贤人。谓惟贤圣能法则天地。逆从阴阳。恬 虚无。精神内守。可使益寿。无有终极之时。而皆归于真人也。)

天气通于肺。(肺脏属乎干金。位居至高。而主周身之气。故与天气相通。此复言非惟头之上窍通乎天。从腰以下以象地。而五脏六腑九窍六经。皆与天地之气相通。惟贤人能法天之纪。用地之理以治身。故灾害不能及也。)

地气通于嗌。(嗌乃胃腑之门。主受湿浊之气以入胃。故与地气相通。太阴阳明篇曰:喉主天气。嗌主地气。)

风气通于肝。(风生木。木生肝。外内之气相通也。)

雷气通于心。(雷、火之发声也。心为火脏。气相感召。故与心相通。)

谷气通于脾。(脾为土脏。而主司转运。谷气、山谷之通气也。故与脾气相通。)

雨气通于肾。(肾为水脏。雨气。寒水之气也。)

六经为川。(六经、手足三阴三阳之经脉也。外内环转。如川流之不息。)

肠胃为海。(肠胃受盛水谷。如海之无所不容。又胃为水谷之海。而外合海水。肠为受盛之官。)

九窍为水注之气。(精气通上窍。水浊出下窍。)

以天地为之阴阳。(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以天地之道。通乎身之阴阳。)

阳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汗出于阴液。由阳气之宣发。故曰阳加于阴谓之汗。雨乃地之阴湿。亦由天气之所化施。故可方人之汗。)

阳之气。以天地之疾风名之。(风出于地之隧谷。阳气发于里阴。以疾风名之者。言阳气之行。身有道。无少逆滞者也。)

暴气象雷。逆气象阳。(气暴如雷火之发。气逆如阳热之胜。此复言阳气之如风。行于上下四旁。无暴无逆也。)

故治不法天之纪。不用地之理。则灾害至矣。(人之阴阳。通乎天地。天有八纪。地有五里。为治不取法天地之阴阳。则灾害至矣。)

故邪风之至。疾如风雨。(天之邪气。始伤皮毛。由皮毛而至肌肉筋脉。由经脉而入于脏腑。故如风雨之骤至。而易入于内也。独言风者。风为百病之长。而能开发皮腠。)

故善治者治皮毛。(阳气者。卫外而为固也。天之阳邪。始伤皮毛气分。故善治者。助阳气以宣散其邪。不使内入于阴也。)

其次治肌肤。(邪在皮毛。留而不去。则入于肌肤矣。肌肤尚属外之气分。亦可使邪从外解。故其治之次也。)

其次治筋脉。(邪在肌肤。留而不去。则入于经络矣。经脉内连脏腑。外络形身。善治者。知邪入于经。即从经而外解。不使内干脏腑。此为治之法。又其次也。灵枢经曰:邪留而不去。或着经脉。或着于膂筋。)

其次治六腑。(金匮要略曰: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邪入于经。留而勿治。则入于里矣。故止可从腑而解。)

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六脏之脉。属脏络腑。六腑之脉。属腑络脏。脏腑经气。连络相通。邪入于内。而又不从腑解。则干及于脏矣。邪在五脏经气之间。尚可救治而生。如干脏则死矣。故曰半死半生也。夫皮肤气分为阳。经络血分为阴。外为阳。内为阴。腑为阳。脏为阴。邪在阳分为易治。邪在阴分为难治。以上论为治之道。当取法乎阴阳。)

故天之邪气。感则害人五脏。水谷之寒热。感则害于六腑。地之湿气。感则害皮肉筋脉。(天之邪气。由形层而入于里阴。故感则害人五脏。水谷入胃。寒温不适。饮食不节。而病生于肠胃。故害于六腑。清湿地气之中人也。必从足始。故感则害皮肉筋脉。夫脏为阴。腑为阳。经脉血分为阴。皮肉气分为阳。天地之邪。有阴有阳。水谷之气。有热有寒。而病患之形身脏腑。亦有阴阳之别也。)

故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以我知彼。以表知里。以观过与不及之理。见微得过。用之不殆。(此言用针者。当取法乎阴阳也。夫阴阳气血。外内左右。交相贯通。故善用针者。从阴而引阳分之邪。从阳而引阴分之气。病在左者取之右。病在右者取之左。以我之神。得彼之情。以表之证。知里之病。观邪正虚实之理而补泻之。见病之微萌。而得其过之所在。以此法用之。而不致于危殆矣。)

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此言善诊者。宜审别其阴阳也。夫色为阳。血为阴。然色有阴阳。而脉有阴阳。故善诊者。察色按脉。当先审别其阴阳。)

审清浊而知部分。(夫色有清明。有浊暗。五色之见于面也。各有部分。审清浊。则知病之从来。知部分。则知病之所在。)

视喘息。听音声。而知所苦。(金匮要略曰:息摇肩者心中坚。息引心中上气者咳。息张口短气者。肺痿唾沫。又曰:吸而微数。其病在中焦实也。当下之则愈。虚者不治。在上焦者其吸促。在下焦者其吸远。此皆难治。呼吸动摇振振者不治。又曰:病患语声寂然。喜惊呼者。骨节间病。语声喑喑然不彻者。心膈间病。语声啾啾然。细而长者。头中病。平脉篇曰:病患欠者。无病也。脉之而呻者。病也。言迟者。风也。摇头者。里痛也。里实护腹。如怀卵物者。心痛也。此以望闻而知其病之所苦也。)

观权衡规矩。而知病所主。(观四时所应之脉。而知病之所主者何脏。)

按尺寸。观浮沉滑涩。而知病所生以治。(寸主在上为阳。尺主在下为阴。浮为在表为阳。沉为在里为阴。滑主气为阳。涩主血为阴。审察脉之上下表里气血。而知病之生于阴。生于阳。而以法治之也。)

无过以诊。则不失矣。(夫诊有五过。诊无差误。则治之不失矣。)

故曰:病之始起也。可刺而已。其盛。可待衰而已。(此以下。言治病者。亦当取法于阴阳也。夫针石所以治外者也。病之始起。尚在于外。故可刺而已。其病盛者。勿去其针。待其衰而后已。言始起在外在阳。盛则在里在阴也。)

故因其轻而扬之。因其重而减之。因其衰而彰之。(病之始起。则轻而浅。久则重而深。故因其轻而发扬之。因其重而少减之。因其病势少衰而彰逐之。盖病之盛者。不可急逆。经曰:微者逆之。盛者从之。避其来锐。击其惰归。此之谓也。)

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形、谓形体肌肉。精、谓五脏之阴精。夫形归气。气生形。温热气胜者。主补阳气。故形不足者。当温之以气。五脏主藏精者也。五味入口。各归所喜。津液各走其道。故五味以补五脏之精。灵枢经曰:诸部脉小者。血气皆少。其阴阳形气俱不足。勿以针。而当调以甘和之药可也。是不足者。不可妄用其针。又当温补其气味。)

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人有三部。在上为阳。在下为阴。病在胸膈之上者。因其上而发越之。其在胸腹之下者。因其下而引去之。其在中者。宜从内而泻泄之。此言病之有上下阴阳。而治之有法也。)

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渍、浸也。古者用汤液浸渍。取汗以去其邪。此言有邪之在表也。)

其在皮者。汗而发之。(邪在皮毛。取汗而发散之。)

其 悍者。按而收之。(气之悍利者。宜按摩而收引。)

其实者。散而泻之。(阳实者宜散之。阴实者宜泻之。此言病之有表里阴阳。而治之亦有法也。)

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阴阳者。天之道也。刚柔者。地之道也。参合天地之气者。人之道也。)

阳病治阴。阴病治阳。(治、平治也。如感天之阳邪。则当治人之阴气。阴气盛而阳热之邪自解矣。如感天之阴邪。则当治人之阳气。阳气盛而阴寒之邪自散矣。此邪正阴阳之各有对待。而善治者之有法也。)

定其血气。各守其乡。(承上文而言。如邪在气分。则当守其阴血。而勿使邪入于阴。如邪在血分。则当守其阳气。而勿使阴邪伤阳。定其血分气分之邪。而各守其部署。盖阳邪伤气。阴邪伤血。气血内守。则邪不敢妄侵。此即上文对待之意。)

血实宜决之。气虚宜掣引之。(经曰:邪之所凑。其正必虚。实者邪气实。而虚者正气虚也。血实者决之使行。气虚者掣之使升。盖阳气发原于下也。上节言各守其阴阳气血。使邪之不敢妄传。此复言其在血分而血实者。宜行血以驱邪。邪在气分而气虚者。宜提掣阳气以助正。此又邪正对待之一法也。按此篇论天地人之阴阳相应。而针石延医。亦皆法乎阴阳。故曰: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盖阴阳之在人。为男为女。在身。为气为血。故末结其气血焉。)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