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阅读记录
录异记
志怪小说集。五代前蜀杜光庭著。八卷。沈士龙《题〈录异记〉》云此书“大都捃拾他说,间入神仙玄怪之事用相证实”,所记多为怪异不经之事。卷一录神仙事十二条,卷二录异人事十七条,卷三录忠孝、异梦、感应事十一条,卷四录鬼神事十条,卷五录龙、异虎、异龟、异鼋、异蛇二十五条,卷六录洞六条,卷七记异水、异石二十六条,卷八记墓四条。《宋史·艺文志》著录十卷,已佚。今有明刊本、《道藏》、《秘册汇函》、《津逮秘书》诸
更新:2023-12-06
虬髯客传
传奇小说。唐末五代杜光庭(850—933)撰。一卷。光庭字宾圣,号东瀛子,道士。处州缙云(今属浙江)人。一作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屡应举不第,入天台山修道。僖宗召为麟德殿文章应制,中和元年(881)随僖宗入蜀,遂留成都。后事前蜀王建父子,官谏议大夫,赐召广成先生、传真天师。道教著作今存二十多种。诗文俱佳,收入《全唐诗》、《全唐文》。写隋末权臣杨素侍妾红拂女私奔李靖,在赴太原途中结识侠士虬髯客。后
更新:2023-12-06
金箓斋启坛仪
金箓斋启坛仪,唐末五代道士杜光庭编集。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威仪类。按金箓斋为道教灵宝六斋法之一,用于调和阴阳,消灾伏异,为帝王国主请福延柞,南朝陆修静已编撰金箓斋仪,唐末杜光庭、北宋杨杰、张商英等人又陆续改编删定。本篇为杜光庭所编,内载启坛仪,乃金箓斋诸科仪之一。先详述设坛、张榜、置备法物、燃灯、行道日数等法式。其次列举礼忏、启文、祝辞、五方真文等行斋仪文。其祝启文辞皆称为皇帝、皇太子、
更新:2023-12-06
太上洞渊三昧神咒斋忏谢仪
太上洞渊三昧神呪斋忏谢仪,题「广成先生杜光庭删定」,书出于唐末。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威仪类。内载道士为人建斋行道,转读《太上洞渊三昧神咒经》之科仪,谓行此仪可以「首谢罪愆,断截魔瘟,清家安国,保护人民」。其仪式节次有归礼十方天尊、忏谢祝咒,吟颂旋行等。
更新:2023-12-06
太上洞渊三昧神咒斋清旦行道仪
太上洞渊三昧神呪斋清旦行道仪,原注「缺午晚仪」。唐末道士杜光庭删定。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威仪类。内载道士清晨行洞渊三昧神咒斋,转诵《太上洞渊三昧神咒经》之科仪。谓行此斋仪可祝天下太平,亡灵得度。其仪式节次有唱赞、诵咒、上香、礼拜忏谢,步虚旋行,祝启发愿等等。
更新:2023-12-06
太上洞渊三昧神咒斋十方忏仪
太上洞渊三昧神呪斋十方忏仪,唐末道士杜光庭删定。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威仪类。内载道士为民家建三昧神咒大斋,行道礼忏,以期救治灾疾,请福祈恩。其仪式为依次向十方礼忏祝愿,并诵十方神咒。
更新:2023-12-06
太上黄箓斋仪
太上黄箓斋仪,唐末五代道士杜光庭编集删定,书成于唐昭宗大顺二年(891)。原书五十八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威仪类。按黄箓斋乃道教灵宝六斋之一,主要用于为人拔度九祖罪根,拯济幽灵,谢罪祈恩,禳灾致福。自南朝陆修静撰集黄箓斋仪之后,六朝隋唐道士常修此斋。本书即唐末杜光庭编集删改前代各类黄箓斋仪而成,共收入斋仪五十八种。全书可分为四部分:卷一至卷九为黄箓斋第一、二、三日早午晚三朝行道仪, 卷十至四
更新:2023-12-06
广成集
十二卷。唐杜光庭(850—933)撰。杜光庭字圣宾,处州缙云 (今属浙江)人。性喜读书,好为辞章。懿宗设万言科选士,不中,入天台为道士。喜宗至蜀,召见,赐紫服,充麟德殿文章应制。王建建后蜀,为金紫光禄大夫,赐号广成先生,进户部侍郎。后主立,以为传真天师,崇真观大学士。后解官隐青城山白云溪,自号东瀛子。《宋史·艺文志》载杜光庭《广成集》一百卷,又 《壶中集》三卷。《通志·艺文略》作《光庭集》三十卷
更新:2023-12-06
道德真经广圣义
唐末杜光庭撰。原书三十卷,《道藏》本析为五十卷。卷首杜光庭序中列举历代注解《道德经》者凡六十余家。此书前五卷为总论,其中概述全经宗旨,介绍老子生平事迹,并对唐明皇御注序逐句加以疏解。6—50卷为八十一章经文疏释, 皆首列经文,次列唐明皇注,再次为明皇疏,最后为杜光庭疏义,分别标“注”、“疏”、“义”加以区别。杜氏疏义博采众说,而以阐释唐明皇御注为主, 故名《道德真经广圣义》。收入《道藏》第440
更新:2023-12-06
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
一卷。五代蜀杜光庭 撰。此书又名 《名山洞天福地记》、《洞天福地记》。古来修仙者,常以仙山灵岳、洞天福地作为理想仙境。杜光庭撰《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将道教仙境分作十余类,首为仙山,次为五岳,再次为十大洞天,又附以青城山;又次为五镇海渎、三十六精卢、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二十四灵化等,都一一作以简述。其有关十洲三岛的记载,本于《十洲记》而略述。
更新:2023-12-06
太上宣慈助化章
题广成先生杜光庭集。书五卷,为唐五代道士杜光庭编集的正一道上章的章文。卷一收救急解计章和南岳魏夫人生算度厄章,章文内容主要是乞求延命度厄,解除死籍,定上生名。卷二有道士悔谢章、道士解过章、道士迁考章、道士犯箓解谢章、道士远行章、旧事道中绝于法契阔章、断四面口舌章、疾病定气章、道士天地水三官手书箓状章、伏誓从道乞丐一生章、疾困延命章、请命章、疾病丐过请命章、困急日中上请命章、禁魂魄章、疾病却三官死
更新:2023-12-06
洞神三皇七十二君斋方忏仪
洞神三皇七十二君斋方忏仪。唐末道士杜光庭编。醮祭天地诸神齐仪。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威仪类。唐末杜光庭删定。述皇帝依科式向四方九天帝君、九地和太一元君普忏一切罪过。
更新:2023-12-06
太上洞神太元河图三元仰谢仪
太上洞神太元河图三元仰谢仪。唐末道士杜光庭编修。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威仪类。述科仪,包括坛堂、神位、入坛、思神、上香、发炉、礼三十二天、忏告、复炉等。
更新:2023-12-06
太上三洞传授道德经紫虚箓拜表仪
太上三洞传授道德经紫虚录拜表仪。唐末杜光庭编集。官传授太玄部经戒法录之仪式。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威仪类。述授经传法拜表科仪,包括通玄赞8首。
更新:2023-12-06
太上三五正一盟威阅箓醮仪
太上三五正一盟威阅箓醮仪。唐末杜光庭删定,系早期天师道阅箓仪改编本。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威仪类。述出身中上仙上灵即“阅箓”之科仪。
更新:2023-12-06
太上正一阅箓仪
太上正一阅箓仪。唐末杜光庭编集,系早期天师道阅箓仪改编本。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威仪类。唐末杜光庭删定。述阅简箓出其中神将神兵之科仪。
更新:2023-12-06
道门科范大全集
道教斋醮科仪汇集。八十七卷。唐杜光庭删定。约成书于五代初年。该书将各斋醮科仪按仪名收编。各仪体例大体一致,但内容各俱独立性。卷一至卷三为生日本命仪。分别为清旦行道、午朝行道和晚朝行道。卷四至卷六为忏禳疾病仪,亦分清旦行道、午朝行道和晚朝行道。清旦行道法事升坛如式:首以都讲举各礼师、存念如法、高功宣卫灵咒,接着都讲举鸣法鼓二十四通,高功发炉,次都讲举请称法位、宣词、次又重称法位,后知磬举十二愿,都
更新:2023-12-06
仙传拾遗
《仙传拾遗》四十卷。因故事性较强,得以列入小说类。原书已佚,今人严一萍有辑佚本五卷,收入《道教研究资料》第一辑。记载从上古至唐代的九十九人的修道成仙事迹,其中有一些唐人事迹是现存的道教传记中所没有的,故具有比较珍贵的史料价值。
更新:2023-12-06
墉城集仙录
古代神仙传记。五代道士杜光庭撰。收入《正统道藏》,六卷;《云笈七签》本则为三卷。记载圣母元君、金母元君、上元夫人、昭灵李夫人等三十七位女仙事迹。相传西王母所居为金墉城,女仙归王母所统,所收皆为古今女仙,故以此为书名。道教中称女性成仙者为元君,或女仙,世人称仙女,以区别对男性关于神仙真人之称谓。杜光庭撰《墉城集仙录》,载述古今女子成仙的事迹,取材于《汉武内传》、《真诰》等道书仙传。因女仙以西王母为
更新:2023-12-06
神仙感遇传
五卷。五代蜀杜光庭撰。道教中常有假托神、人相遇之事以感众。杜光庭撰《神仙感遇传》,就是辑录古今之人与神仙感应相遇之事,令人去向往追求。书中记述人神相遇的故事七十五条,每条都以遇仙者名号为题。所记故事虽为道家假托神异之说,但往往引之有据。如《李筌》条,是采自《阴符经注序》;《虬髯客》条,出于唐人小说,如此等等,知其并非杜撰。据此书第五卷末称“后有缺文”,知其非全,不知除此七十五条之外还缺多少条。据
更新:2023-12-06
天坛王屋山圣迹记
前蜀杜光庭撰。一卷。光庭有《名山洞天福地记》已著录。此书著作年代不祥。凡六千余字。冠序谓王屋山为道教胜地。正文详述王屋山的地理位置、名胜古迹等。载其地理形势雄壮,岗阜相连。山中有洞,深不可入,洞中如王者之宫,故名王屋。山顶有三清殿, 日精、月华二峰。记有唐明皇勅修阳台院,筑阳台钟篆六十四卦。录有众多神话传说。末附颂诗十首,其中录有元代至元、至大年诗,疑为后人补续。有《道藏》本。
更新:2023-12-05
太上灵宝玉匮明真大斋忏方仪
太上灵宝玉匮明真大斋忏方仪,唐末五代道士杜光庭编撰,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威仪类。本篇内容与《太上灵宝玉匮明真斋忏方仪》大致相同,皆依次归礼十方天尊神灵,忏谢前世今生无量故误,祈请消除罪录,并祝国祚延洪,圣寿遐长,幽显蒙恩,普天太平,得道之后升入无形,与道合真。但本篇所列举归礼十方天尊神灵之名号,较前篇为多,忏文词句亦有所不同。
更新:2023-12-05
太上灵宝玉匮明真大斋言功仪
太上灵宝玉匮明真大斋言功仪,唐末五代道士杜光庭编撰。南宋《秘目》及《通志•艺文略》着录杜光庭《灵宝玉匮明真大斋言功德仪》一卷,即此书。今本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威仪类。本篇所载科仪用于灵宝玉匮明真拔度大斋末尾。斋事完毕之时,行此仪解坛拜表,启请诸神灵一一复位还宫。重言设醮功德,使营卫斋事有功者皆得受赏加爵。其仪式节次较为繁冗。
更新:2023-12-05
太上灵宝玉匮明真斋忏方仪
太上灵宝玉匮明真斋忏方仪,唐末五代道士杜光庭奉旨编撰。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威仪类。玉匮明真斋乃道教灵宝诸斋法之一,用于忏谢前世今生所行过误。祈神灵消除罪录,开度幽关,上升天堂;并祝圣寿无疆。天下太平,幽显蒙恩,得道之后升入无形,与道合真。本篇仅列举依次向十方天尊、圣真神仙归礼忏谢之文,不载具体仪式节次。
更新:2023-12-05
历代崇道记
唐五代杜光庭撰。介绍道教历史的散文。载于《全唐文》卷933。记载历代帝王崇奉道教的经书。全书一卷,书末题:中和四年十二月十五日上都太清宫文章应制弘教大师赐紫道士臣杜光庭上进谨记。书从周穆王记起,直到唐僖宗中和(881—885)时,叙述历代帝王修建宫观、度道士等尊崇道教事迹。详列修建道观地点、数量,及所度道士的人数,兼采有关事件。各代文字,前略后详,尤以唐代最为具体完备,占绝大部分篇幅。
更新:2023-12-05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
唐末五代道士杜光庭注。注文以元释清,以气释静,以法释经,认为圣人无不因元气而成道,所谓《清静经》实即元气法。注文着意从心性去求得清静。指出修道即修心,修心即修道,心无所著即无心可观,既无心可观则无所用无所修,即凝然合道,故心无其心,乃为清静之道;若得心神安静,则外欲不生,欲既不生,自然清静。又说明凡欲得成真性,须修常性而为道性,道性本求清静,道性既清静,乃得真性。注文主张抱元守一,归于至道;所谓
更新:2023-12-05
洞玄灵宝三师记
原题广成先生刘处静撰。文中称“广成先生刘君“、“仙都刘君处静“等,非是处静口吻。且文中载应夷节解化于乾宁甲寅(894年)而处静已于咸通十四年(873年)解化,更无由笔述20年后之事。卷末曰:“后学弟子吴郡陆甚夷稽首烟霞,直书其事。”卷前序亦曰:“道弟吴兴陆甚夷,已叙道元先生休烈。”是知陆甚夷为本书撰者之一。卷末又曰:“门人广成先生制。”此广成先生当是应夷节弟子杜光庭。记与序皆出自一人。可知序亦出
更新:2023-12-05
太上洞玄灵宝素灵真符
《太上洞玄灵宝素灵真符》,唐杜光庭编集。三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神符类。卷首有杜光庭序,内称唐乾元中(758-760)天师翟干佑梦见天尊,得丹书一轴,即《素灵符》。其后杜光庭于「天复丙寅岁请经于平都山,复得其本,编入三洞藏中」。但据任继愈主编《道藏提要》考证,「天复」无丙寅年,实际上是天佑丙寅年(906年)的误写。此书上中两卷都题为「陆先生受」,下卷题为「杜先生受」。全书收入各种符箓数以百计
更新:2023-12-05